【新易解字】做“心行者”——管仲告诉你怎样对待朋友

国学眼中的世界
微信号:guoxueshijie
文/黄晓雷
“心之所行”,才能“四方所归”。
什么叫“心行”呢?
先看“行”字。直观“行”古字的模样,就像个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其原始造字本义也是如此。后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给引申为:“人之步趨也。”人们在路上行走或小跑。
那么“心+行”呢?就可以理解为让心有通路,也就是打开心扉,再有就是用心去行动。这也是管仲说的“心行者”的本意。
一般“心行者”是什么状态呢?
未见而亲焉,可以往矣,
久而不忘焉,可以来矣。
我都从来没见过他,但就是觉得亲切,那么我就一定会想办法接近他,亲近他,与他交心,与他悦行。先“久仰”后神交。
事隔多少年,我都还能时不时地想起他,那么我就一定会放下所有的“忙”,去看他,与他畅饮。
当人与人都不能见面,没有联系,还能有如此深的感情,那么一定是“心”的功力,心的通路,心的行动。
“心行”的最大敌人就是“翘”。“翘”有过分显摆,显示标榜之意。
常以言翘明,其与人也,其爱人也,其有德于人也。
以此为友则不亲,以此为交则不结,以此有德与人则不报。
经常用言语自我标榜和提醒对方,我帮过你什么,我对你有多好,我对你有多大的恩,那么别人就不会愿意与你亲近,拿你当朋友,定位只能是熟人,顶天了就是求人办事那个层面。就算是对人有恩情,别人也只是还人情,而不会真正的感恩德。
后一篇:【新易读经】为什么要读国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