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特辑】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中国传统文化民间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神。
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
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还有一种说法,小年是大年的伙伴,曾化身神龟为大禹敬献洛书,其背上神秘的“洛书”图案是被称为中国万经之首的《易经》的起源。“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的易经坤卦正是小年的体现。
每年除夕过后,大年都会回到它的居住地北斗七星宫闭关积蓄吉祥能量,直到除夕夜(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的时候,它都会派小年先到人间,看看都有哪些人需要吉祥能量的补充,为它通报情况。小年爱吃灶糖,于是人们为了小年和灶王爷能“上天言好事”,就形成了中国人过小年吃灶糖的民俗。
 
其他习俗
剪窗花: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如喜鹊登梅,三羊(阳)开泰,五蝠(福)捧寿,莲(连)年有鱼(馀)等等,为新的一年祈福。 
写春联: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物,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当洗浴: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寓意除去这一年的烦恼,迎接新的一年。 
宜婚嫁: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