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经典解读#1#

万事莫贵于义
—————张宝祥老师解读—————
【注释】一切事物没有比“义”更可贵更珍贵的。
这是墨家重要的思想,并在《贵义》篇章中进行了专题论述。这里讲的“义”,含义很广,可以统归为“正义”。
这是天下的根本,是执政治国的理念,即“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应该“兴天下之利而除天下之害”。
这是君子与士的必备准则与最高理想,即“仁爱、忠勇、诚信、守诺”等丰富的内涵,墨家的“义”高于一切,甚至对比生命都要“舍生取义”。在《淮南子》中记录了这样的故事:“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即“墨家钜子(墨家首领的称呼)”孟胜帮助楚国阳城君守城,后因楚国内变阳城君出逃,封地阳城被收回。孟胜认为受阳城君所托,现在无法守护其属地,必须以死践诺。弟子徐弱(徐福是徐弱的五世孙)劝告孟胜不成,便先行赴死,而后跟随孟胜赴死者约有180人。
墨家的“义”,还由通过徐福及其墨家后人传承到了日本,即武士道。武士道精神,日本文化的核心,对日本民族性的影响颇深,注重“义、勇、仁、礼、诚、名、忠、克”。武士道文化本是正确的价值观,只是发展过程中被统治者断章取义,过分突出“勇”和“忠”,特别是“武士道就是对死的觉悟”,这样就慢慢被引到了歧路,尤其是在日本走向法西斯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负面作用。
【学员感悟】
★“义”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这句话也是一个做事的准则,就是做任何事都应该执行一个“义”标准,从公正合理的角度出发,没有比这件事更重要的了。
★知义的人定是懂得明辩事物的真理,知事非明事理。如果万事是出于正义的话,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舍身取义又何妨呢?用心做好自己的同时,以自身的正义力量影响着周围的人。
★“义”一般指公正合宜的道德、道理或行为,也是为人处事的基本法则。在义与利发生冲突的时候,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凡事义字当头呢?
★墨子一声令下,无数墨者鞠躬尽瘁,死不旋踵,为什么?万事莫贵于义,一个“义”字,引无数英雄折腰,为了义,可以付出生命……在当时,“义”代表着正义,为了正义而奋战,为了创建和平世界而奋战。到今天高速发展的社会,已经不简单的代表正义,更多的是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现在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为了所谓的追求,一己私欲,已经忘了最开始的初衷。
★古语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可见,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义更珍贵的。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首先必须从事件本身出发,有的人以客观、理性的状态去做出的判断,有的人以主观、感性的状态去做出的判断,而我们所做出的判断依据的原则就是义。以公正合宜的道理、合乎正义或公益的态度去做每件事,去对待每个人,就是正义。相反,就是非正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持有正义的态度去倡导正义行为,同时监督和谴责非正义的想法和行动,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美好而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