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哲理:君子若钟(张宝祥)

这套编钟是随州叶家山最新出土的,比享誉世界的曾侯乙编钟还要早五百年。
编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是钟的一种,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
儒家有言:“君子若钟,击之则鸣,弗击不鸣”。意思是说,君子就像钟一样,不能随意而鸣,别人需要他鸣时则鸣,不需要他鸣时就不鸣。以至:“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受教于儒家而后又超越儒家思想的墨子,对此亦有更深刻的解析,即《墨子·公孟》中所说的“虽不叩,必鸣者也”。墨子在认同审时度势和适时而鸣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指出,人不能完全同于钟,人应当具有责任心和主动精神,在有必要时必须“不叩而鸣”。
这里又想到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很多真正有学识的专家学者由于自身具有谦逊的品德与厚朴的性格,恰如“钟”一样,不太愿意抛头露面或主动为大家授业解惑,而是等着人们去“叩”。然而,这就给了那些伪学者假专家机会,弄得刚有些起色的国学热潮,又成了他们个人炒作的盈利商机,更可悲的是使得大众的认知深陷误区。
再者,企业中同样需要这种“不叩而鸣”的氛围,企业领导者应该激发员工的主动积极性,注重引导员工在同一文化下的自愿自发的有益建议,并设立同等价值的奖励,这样才能彻底解决员工完全被动式地应付工作的消极状态,从而将员工情感完全融入企业之中,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http://wx.img.pp.cc/20130722/s_818a43ec03ae4cd192d1b3c7d4471f2e.jpg
张宝祥老师,在许文胜教授创建的新易国学管理团队当中,通过对墨家思想的深入研究,全面解析《墨子》的大成智慧,并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阐述文化全控的管理之道,成功帮助众多企业快速平稳发展。常年授课于清华、北大、同济、复旦、浙大等知名学府。
主讲课程:《墨家的全控文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