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言哲理:治吏不治民(黄晓雷)

(2013-07-18 18:27:43)
国学眼中的世界
微信号:guoxueshijie

微言哲理:治吏不治民(黄晓雷)

《韩非子》一书曾经记录过这样一个韩国轶事:

韩国的国君韩宣子,看见自己养的马很瘦,想了很多招儿都不管用,特郁闷于是他无奈的说:“我的马,豆谷饲料很多,马却很瘦,为什么?我为此很担忧。”他的大臣有个叫周市的,上来回答道:“让养马的人用充足的饲料去喂马,即使不想让它肥,也是不可能的。嘴上说多给马吃,实际上给得很少,即使不想要它瘦,那也是不可能的。君王不去考察实情,而坐在那里担忧,马还是不会肥的。”

这个故事看似简单,但到了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那就是如何评判管理方法的有效性。

很多经营者在处理问题时或推动某件事情发展时,经常想了不少办法,可就是不见效果,于是就此判断是方法不对路。正如故事中的韩宣子一样,怎样解决马瘦的问题呢?就是多给马草料,但马还是养不肥于是就判断多给马草料这招无效。

正如大臣周市所说,其实另有隐情草料喂肥了养马人,而没有喂到马的嘴里,马自然不会养肥。管理也是一样,好方法还得有好执行,很多时候不是方法思路不对,而是本来正确方法却没有使上劲,这叫执行不力。要想让效果显现出来,那么就必须要对执行人进行详细的考察和纠偏。韩非子记录这则轶事,就是要借养马来比喻治国管理。

对于今天的企业更是如此,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我们对使用新方法、新管理模式的效果都会有很多评判机制,但往往忽略了执行力度这个因素对于最终效果的影响。就像故事中的养马人,他相当于一个组织中执行决策的干部。所以法家一直在强调:明主一定要治国先治吏,治吏不治民的术治管理原则。

附原文:韩宣子曰:“吾马菽粟多矣,甚臞,何也?寡人患之。”周市对曰:“使驺尽粟以食,虽无肥,不可得也。名为多与之,其实少,虽无臞,亦不可得也。主不审其情实,坐而患之,马犹不肥也。”

 

微言哲理:治吏不治民(黄晓雷) ——法家学者黄晓雷

黄晓雷老师,在许文胜教授创建的新易国学管理团队当中潜心钻研法家核心思想,首创将法家“法”、“势”、“术”核心哲理成功运用于企业实践管理当中,形成了完整的“法家智慧应用体系”,成功帮助众多企业快速平稳发展。常年授课于清华、北大、同济、复旦、浙大等知名学府。

主讲课题:《法家的管控之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