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哲理:东郭牙的揣摩之术的启发(朱钧)

http://wx.img.pp.cc/20130618/s_3209c55b74a05a14a5107c4c60118023.jpg
一提起心理学,大家会首先想到的是一大堆老外的名子,分析心理学大师荣格、“记忆之父”的艾宾浩斯、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博采众长的马斯洛等等。实际上中国古代有一本书可以被称作中国心理学的开山之作,就是《鬼谷子》这部传奇之作。其中有《揣篇》、《摩篇》还有《权篇》三篇就专门论述了如何利用人的心理及表情进行预测形势,提前知道事情发展的趋势。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案例就体现了心理学的实用性。这事与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谏臣东郭牙,及大明星齐桓公与政治超人管仲有关。东郭牙就是利用揣摩之术,实际上就是现在的微表情技术,探知了国家的政策执行。齐桓公想攻伐莒国,本来这事就齐桓公和管仲两人知道,但后来,却是国人皆知。管仲本身就是一位智者,高手过招,不能有一点闪失。他已发现了问题,知道是谁,于是质问东郭牙。
东郭牙说:“日者臣望君之在台上也,艴然充盈,手足矝者,此兵革之色也。君(口去)而不唫,所言者莒也。臣窃以虑诸侯之不服者,其惟莒乎?臣故言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东郭牙在台下,远远见到齐桓公慷慨激昂,知道这一定是用兵之事。然后再观察君王的口形,结果是张大嘴,所以一定是开口音,猜测不服的就是莒国了。真是聪明人,当代的语言大师王力先生训古时说,“莒”古音念“kia”,听上去真像闽南话的发音,嘴巴要张得大大的,所以东郭牙得出了一个正确的结论。这些方法说说简单,实际上,从《鬼谷子》中,我们可以知道其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建立了一套运用的模型来进行审视隐匿的变化。
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鬼谷子》以上这句定位了天下之情是把握成功的关键之一。古代善于运用天下的人,必是洞察天下形势的发展变化,揣测出各诸侯国国君的内心真实的详情。所以掌握了揣摩之术,真是可以达到“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的境界啊。
http://wx.img.pp.cc/20130618/s_54cdc32335da62108b8bac21380d8372.jpg
朱钧老师,在许文胜教授创建的新易国学管理团队当中,潜心研究鬼谷理论,将“阴谋鬼计”正统解读,将“纵横捭阖”现代演绎,为现代企业管理增添了新的方法和模型,针对企业实际应用,着重解决企业危机管理、公关策划、人力资源调配、企业文化等各方面实际问题。
主讲课题:《鬼谷子谋家的竞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