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医养生:四季不见的脾土——脾主升清(秦鸿亮)

(2013-06-17 19:08:39)
国学眼中的世界
微信号:guoxueshijie

http://wx.img.pp.cc/20130617/s_f635d9891b87ce5d5b7e12583c624cfc.jpg

在上期我们讲了脾的运化性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注意饮食营养,而且,要保护脾、胃之气;如在患病时,根据不同的病,要注意忌口,用药时,顾忌脾胃之气等,这些都是脾胃为后天之本在防病治病以及养生中的具体体现。 

那么脾的第二个性质就是:脾主升清

其实脾的运化性质是以升清为主的,这“升”就是上升的意思;“清”是精细精微的意思;也就是说:脾气主上升,“升清”是脾具有能把水谷精微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为营血、卫气以营养全身。故而,有“脾气以升为健”。脾的升清是和胃的降浊是相对而言的,这一升一降协调了脏腑的功能平衡。脾升是吸收消化,胃降浊把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继续往下推进,进一步进行吸收消化。也由于脾气的升发,保持了机体内脏的位置相对稳定在一定位置不使下垂。

如果脾气不能升清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化生无源,就可发生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泄泻、脱肛、中气下陷、内脏下垂、消化不良等症状;《内经》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http://wx.img.pp.cc/20130617/s_e8bfec39bd553940b6922e06e5c3f7da.jpg

脾气不升,就会下陷势必导致消化不良而产生湿痰,阻碍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造成人的抗病能力下降,从而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症候群如神疲体重,肢节疼痛、口苦舌干、饮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气血不足、头晕、不思饮食、畏寒、腹胀、极易感冒等。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补益脾胃,使脾的阳气升,只有脾升胃阴才降;消化已好,营养保障,脾健肺气强,外邪不侵,则清阳升浊阴降,二便通调,目清耳聪,阳足湿痰自除。

用药可参考:升阳益胃汤黄芪60人参30半夏30炙甘草30羌独活20防风15白芍15陈皮12白术9茯苓9泽泻9柴胡9黄连6共为末,每用10克,加生姜五片大枣二枚煎服

若见气虚身热,心烦懒言、饮食不香、四肢困倦、或动则气喘、口渴多汗、以及中气不足吐血、便血,脱肛或子宫下垂等气虚表现,可以用成药补中益气丸,益气解表,扶正祛邪。以备补脾升阳之效,其效较佳。

http://wx.img.pp.cc/20130617/s_c20d4079affbf2c65f0f2b8195454c91.jpg  —医家学者秦鸿亮

 

秦鸿亮老师,在许文胜教授创建的新易国学管理团队当中,主要进行中医方向的研究。对中医、中药、针灸、手法治疗、康复治疗、亚健康调理,尤其脊柱疾病、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小儿脑瘫、亚健康体质的康复以及疑难杂病的治疗与诊断,有独到见解,且疗效显著,曾参加康复及疑难杂病治疗与研究,并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医学交流。

主讲课程:《中医健康养生之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