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夏季养生之道——五(秦鸿亮)

冬天养生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春天养生,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此置盛夏我们又该如何养生呢?
要说作为我们中国人,华夏儿女,是多么荣幸呀!我们祖宗早在《黄帝内经》里,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他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毋厌于日”意思是说夏天到了,万物已到了英华正茂的季节,由于阴阳二气的交融,已经是花满果硕,丰收在望了。作为人类,在这个季节里,一定要入夜才可以休息,天亮就要起床,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长阳之气;不要厌烦、嫌弃天亮的太久。
之后又说到:“使之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这个季节里,人们的情志一定要奔放,不可郁闷或生气,更不能恼怒怨恨,这样可是你的英姿更加秀丽,容貌更加英俊,把你心中所有的不痛快的郁闷之气,尽情的发散出来。
夏天热气奔放,其养生之道一定要遵守这个道理,不然的话:“逆之则伤心,秋为痎虐,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即如果违背了养火育生的道理,就会损伤心阳之气,影响阳气生长啊,到了秋凉气爽之时,阳气不足,就会有忽热忽冷的痎日疟疾所发生,金令之阳气的收敛就会减少,到了冬天,抵御寒冷的阳气就会不足,就会发生严重疾病呀。
所以,我们在夏天这个季节里,不要过分的贪图凉气、冷饮,以免造成阳气生长不足,到了秋天阴寒损伤阳气的收敛,发生咳嗽、疟疾、痢疾等疾患;到了冬天寒气更重,导致寒气重发,引起重大疾病发生。
夏天里,尽量少吃冰冻食品,特别是少年儿童,更不应该食用雪糕、冰镇冷饮等过度的寒凉食物,损伤脾胃之阳,造成不必要的脾胃寒证,导致饮食减少或腹痛腹泻,消化吸收不良,影响生长发育;成人亦是一样,夏季感寒造成慢性腹泻,经久不愈;女性同胞引发痛经、闭经和宫寒不孕、脾虚肥胖等症。
我们要保持情操,热情洋溢,利用夏季的炎热,使体内垃圾尽量排除,不畏出汗,保持足量的饮水,避免并预防中暑,做做导引,揉揉中脘和足三里穴,做做体操,蹦蹦跳跳,把你所有的爱好都表现出来,养足阳气,长生出尽可能多的阳气,加快心血的循环,是脾肾之阳气多多益加,保好胃气,不是脾胃因为寒冷而受伤,使我们愉快健康地度过夏天而努力遵守长阳之道吧!
秦鸿亮老师,在许文胜教授创建的新易国学管理团队当中,主要进行中医方向的研究。对中医、中药、针灸、手法治疗、康复治疗、亚健康调理,尤其脊柱疾病、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小儿脑瘫、亚健康体质的康复以及疑难杂病的治疗与诊断,有独到见解,且疗效显著,曾参加康复及疑难杂病治疗与研究,并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医学交流。
主讲课程:《中医健康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