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法评时事:房坚强告诉了我们什么?(黄晓雷)

(2013-04-25 15:01:38)

http://wx.img.pp.cc/20130424/s_0694f83f75d0e7a3fbdcb2d4cd7ec497.jpg

雅安地震发生后,各种讯息纷至沓来。其中“房坚强”最近引为大家谈资。

这个张家大院为瓦木结构四合院,坐落于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山脚下,是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的老宅,长征期间,这里曾是红30军司令部,在地震中除了屋脊脱落几块瓦片外,没有任何损伤。

但其他的房屋建筑损毁严重,即便是不属于震中的宝兴县,汶川灾后重建项目都几乎全部受损,要知道那可是按设计要求,能做到8级抗震、9度设防的呀。

人和事就怕比,有比较才有鉴别。

韩非子说:“木之折也必通蠹,墙之坏也必通隙。然木虽蠹,无疾风不折;墙虽隙,无大雨不坏。”

译文为:木头的折断一定由于蛀蚀,墙壁的倒塌一定由于裂缝。然而木头虽然蛀蚀了,没有急风不会折断,墙壁虽然有了裂缝,没有大雨不会倒塌。

那个张家大院,早在清朝兴建的时候,并没有现代的建筑手段和材料,有的只是一个愿望,一个份诚心:希望造一个实实在在坚固的房子,给子孙留下一份产业。以及后世子孙不断的修补和维护,才能有今天的奇迹。

房子盖得结实不结实,在平时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在地震这样的“疾风大雨”考验中得到验证,只有在岁月的长河中得到证实。

其实盖房子就和建造一个组织是一样的,尤其是企业组织。在企业顺境的时候,企业组织结构是否结实的问题,一般都会被业绩的不断增长所掩盖,被忽视。但当情况发生变化时,就是考验组织结构是否坚强的时候了。

情况变化一般分为外部、内部两种:

1:外部因素:比如外部生态环境突变,行业景气度枯荣周期,突发偶然事件等。这时就是考验组织的时候了,组织的房梁有没有被虫蛀坏,组织的承重墙有没有裂缝,这时才能真正显现出来。任何一个组织都是如此,即便是国家也不例外,打个比方,比如清王朝,如果没有西方列强的侵略,当时整个清王朝还会继续按原轨迹运行下去,尽管内部的“虫蛀墙缝”已经在乾隆时期开始,原来不合理的结构也摆在那里,但正是西风渐进,才凸显了整个国家组织的种种弊端,可为时已晚,几经震荡,大厦终倾。

2:内部因素:尤其是当企业规模由小变大的时候,原来的房子格局总会有不适合的时候,这个时候不进行调整和修补,就会出现结构性的效率低下,应变和灵活性丧失等问题。还以历史朝代为例:大唐盛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奠定这个辉煌的基础的就是唐初设计优秀的国家组织架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李世民时期在册登记户口的三百多万户,到李隆基时代的9619254户,人口猛增的三倍,当初优秀的组织架构已经极为不适应,自此以安史之乱为转折,唐朝由盛而衰。而杨玉环、安禄山、黄巢等人物和事件只不过是表象或导火索而已。

现在的社会变幻实在快,就更需要企业随时准备应对各种情况。当飘风一旦起之时,企业这所房子是否能经得起“疾风大雨”的考验,能像雅安地震中的清朝老房一样屹立不倒呢?就看平时的内功怎么做了。

http://wx.img.pp.cc/20130424/s_9ca801c592dca134f4a0cebd46876972.jpg   —法家学者黄晓雷

 

黄晓雷老师,在许文胜教授创建的新易国学管理团队当中,潜心钻研法家核心思想,首创将法家“法”、“势”、“术”核心哲理成功运用于企业实践管理当中,形成了完整的“法家智慧应用体系”,成功帮助众多企业快速平稳发展。常年授课于清华、北大、同济、复旦、浙大等知名学府。

主讲课题:《法家的管控之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