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言哲理:用而示之不用(宫春涛)

(2013-03-28 17:32:28)

微言哲理:用而示之不用(宫春涛)

《孙子兵法》中的战术繁多,“用而示之不用”即是诡道十二法中的第一招。用:古代指用兵,出兵。全句意思是明明要出兵打击对手,却装作不出兵。引申到今天,就是明明要打击竞争对手,却假装没有出招意图。 

 

 

模型:

微言哲理:用而示之不用(宫春涛)

春秋末期,吴国大败越国,越王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 

勾践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他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范蠡管理军事,他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布。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 

吴王夫差觉得自己早已征服了勾践,以为没有了后顾之忧,从此沉迷于西施的美色,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他又狂妄自大,不顾人民的困苦,经常出兵与其它国家打仗。他还听信谗言杀死忠臣伍子胥。这时的吴国,貌似强大,实际上已经是走下坡路了。 

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越王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一举打败吴兵。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估计一下子灭不了吴国,就同意了。公元前473年,勾践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这时的吴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抵挡不住越国军队,屡战屡败。夫差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羞愧地拔剑自杀。 

吴王夫差放虎归山,误判越王早已臣服。被越王迷惑了十多年,终于被人灭掉,这是典型的“用而示之不用”之法。

“用而示之不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实战之术。在出招之前麻痹对方,在对方想不到的时机上进攻增加了胜利的几率具体的操作方式有以下步骤:

一、首先分析是否具备使用此战术的条件。如市场大势与机会情况、地缘优势情况、自身与竞争对手的情态等条件,以此确定麻痹的可能性。

二、仔细思考出招后的后果。我们要清楚判断“用而示之不用”是战术层面的手法。只能在一时之间以势取胜一旦时机过后,对手就可能会调整过来战术本身的优势就不会存在。

三、使用各种各样对手可能会相信的办法,让竞争对手知道,我方不敢与之为敌,我方无心恋战,我方不具备条件等等。如此做法就会让竞争对手错误地判断眼前形势,忽略掉我们的存在。

四、通过亲知、闻知和推知,获取信息,通过种种迹象,确认对方真的被我们的意图蒙蔽。

五、做好出击的一切准备,寻找最为合适的时间点。

六、开始突发性地实施进攻,让对方措手不及。

 

注意:我们要始终清醒“用而示之不用”只是战术级的实施手段,不能代替战略。如珍珠港事件中,日本采用多种技巧让美国误判其不会出兵,日军突如其来的打击几乎毁掉了美国的太平洋舰队,从这次“用而示之不用”的局部战来看是成功的,但从战略上讲,日军与美军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美国的原子弹让日本人的美梦最终破碎。

微言哲理:用而示之不用(宫春涛)—兵家学者宫春涛

 

宫春涛老师,在许文胜教授创建的新易国学管理团队当中,主要进行孙子兵法的研究,首创将孙子兵法的智慧结晶成功运用到企业实践管理当中,为企业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模型,成功帮助众多企业快速平稳发展。常年授课于清华、北大、人大、同济、复旦、浙大等知名学府。

主讲课:《孙子兵家的策略之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