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春天话肝—爪甲筋膜皆属肝(秦鸿亮)

http://wx.img.pp.cc/20130319/s_2ccd8c847c120009ca3046221923f7bd.jpg
身体的内、外、上、下,四肢,五官,九窍,皮肉筋骨,毛发、爪甲等部位,哪些和肝的关系最密切呢?请大家继续关注肝与身体、情志、四时的关系。
1、肝在身体是合于筋,这筋包括筋膜、肌腱;其荣华显现在爪甲,爪甲是筋的余端,即爪为筋之余。所以,身体的四肢抽筋、抽风,趾指甲的各种病变,筋的强弱都和肝有直接关系。治疗也好养生也好,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就直接从肝入手。
2、肝开窍于目,即目是肝之苗窍,肝受血则能视。如果肝阴血不足两目就会发干、发涩,视物就会模糊不清或夜盲;若肝经有风热则眼睛就发痒、发红或疼痛;若有肝火上攻就会眼睛赤红生胬肉;若肝阴虚,肝阳上亢就有头目眩晕;肝风内动可发生白眼向上翻俗称“吊眼”或斜视等许多眼睛症状皆可从肝着手医治。
3、泪是肝之液,所以,流泪过多则伤肝阴,会导致两目干涩,目眵分泌增多或迎风流泪,目赤肿痛等肝经湿热症状。
4、肝在人体情志上表现为恼怒、气愤或郁闷、不高兴或善感、异动情、易激动。所以,情绪不稳多为肝的功能表现。如果过怒,过于生气就会肝气冲上导致呕血、吐血、气厥;如果郁怒不解,肝失疏泄就有胸痛、乳房胀痛、少腹胀痛、痰饮或瘀血肿瘤或肿块内生。反之,这些症状也可导致人们的情绪发生善怒易怒的激动情绪。故有“怒气伤肝”之说。所以,因恼怒或抑郁引起的疾病,必须进行调肝治疗。
5、肝所对应的时节就是春天,所属五行为木;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春季性质是生发生长;而肝气也是升发向上向外的性质,故而肝应春天。情喜条达条顺,不可曲抑阻遏;就是顺着它可以,逆着不行。有着“顺我者昌”的意思。所以,在养生方面,就必须遵循舒畅情志,戒怒戒抑郁。如果肝气过旺,或者肝阳偏亢疏泄太过就会发生头晕现象;特别是春天里,由于春气迎合肝气,更易发生眩晕、惊痫、中风春温(或瘟)等病变。
http://wx.img.pp.cc/20130319/s_99b69b5cb265d367370cef6cc44f4ab7.jpg
明确了春和肝关系和肝的性质以后,我们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春天要养肝,可见春天养肝的重要性。同时,也知道了伤肝会出现哪些症状,哪些病症又会反过来引起肝气失常。它对我们养肝保肝特别重要;为我们在治疗这些疾病上,也明白了治疗的方向。
在这里,我重点说一下锻炼,《内经》提出:“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夜,是指天黑以后,即太阳已经落山了,大地上已经没有了太阳的光线照射;早起,是指天亮了,阳光马上就要照上大地。广步就是迈开步子;庭,指庭院。被,指被动,迫使;发,指开始,启动;缓,就是逐渐地,慢慢地。志,指情志;生,指活动起来。杀,指制止、抑制。夺,是往回收。赏,是心情愉悦向外输出;罚,情志郁结,强制执行。总之,由于冬藏太久,情志收敛太长、气血运行长时间相对减慢,造成肌肉筋骨曲缩时间太长,筋骨伸展不利。
所以,随着春天的到来,天气慢慢转暖,我们应该天黑而睡,天亮就起,由于外面还比较寒凉,起来后,在庭院里迈开步伐走一走。虽说身子懒得动,迫使自己开始启动情志,慢慢地行动起来,不要操之过急,行动过快过猛;如果运动过于激烈,活动过于急而剧烈,势必会导致因运动而损伤机体;不利于情志活动;一旦建立起来情志,就不要轻易去伤害它,不要抑制它;愉悦起来的心情就不可再强制收敛。这就是在春天里我们要做的。
所以,以使身体里的气血逐渐地运行起来,身体里的阳气随着春天的渐渐暖和而慢慢地升起,为夏天阳气足够的生长打好坚实的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
http://wx.img.pp.cc/20130319/s_d4a5e6df9ab8d56b1cc9bbe05794a3a0.jpg—医家学者秦鸿亮
秦鸿亮老师,在许文胜教授创建的新易国学管理团队当中,主要进行中医方向的研究。对中医、中药、针灸、手法治疗、康复治疗、亚健康调理,尤其脊柱疾病、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小儿脑瘫、亚健康体质的康复以及疑难杂病的治疗与诊断,有独到见解,且疗效显著,曾参加康复及疑难杂病治疗与研究,并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医学交流。
主讲课程:《中医健康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