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评时事:是见利忘义,不是无为而治(孙虹钢)

http://wx.img.pp.cc/20130313/s_590027cae064d2e0b9363d3d0b97c50c.jpg
平安金牌员工借理财诈骗千万
据报道,片面追求业绩,原平安保险金牌营销员祝莹最终竟虚构高息理财产品,骗取他人钱财1388万余元。2013年2月26日,上海市一中院开庭审理了本案。庭审时,被告人祝莹失声痛哭屡屡向被害人道歉,但称“自己无力赔偿”。据悉,在该案20余名被害人中,包括癌症晚期病人,甚至包括为祝莹开车的司机等人。
骗钱用于填补退保费
2007年左右,祝莹为骗取投保人的信任,谎称平安保险推出了新的退保政策,原来5年的保期,现在1到2年就可以退保,红利照拿,也不用承担退保损失。但实际上,平安保险公司并没有这样的政策,提前退保,不但面临红利损失,本金也可能只有1/3到位。祝莹交待,退保产生的损失,公司肯定不会赔付,这些损失只能由她自掏腰包承担。
就这样,靠着在一起起退保理赔中积攒的“信誉”,她顺利拿到了多份保单,业绩达到峰值,成为了金牌营销员,甚至荣获2011年平安保险上海分公司营销业绩第一名。然而,2009年以来,祝莹的客户中发生了182笔退保费。从2011年7月起,祝莹利用客户对金牌营销员的信任,虚构了“平安保险公司和平安银行推出内部员工短期高息理财产品”等,骗得20余名被害人共计1388万余元的资金。
此后,祝莹支出了375万元,用以兑付“高息理财产品”的部分本息。然而,“高息理财产品”的窟窿越挖越大,祝莹在2012年5月11日选择了投案自首。2012年6月14日,浦东新区检察院以涉嫌合同诈骗罪对其批准逮捕。
或面临10年以上刑期
对于这名“金牌营销员”的堕落,祝莹的辩护人表示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平安保险过分追求业绩的最大化,而对她缺少必要的监督。辩护人表示,祝莹曾经受到客户举报,但公司并没有开展调查,导致她在自首前的4个月又骗了500多万元。而祝莹名下短短几年内出现大量退保,也未引起公司重视,反而被授予各项荣誉。
据相关媒体报道,祝莹在被刑拘后,在平安保险对外宣传的资料上,祝莹仍被称为公司的白金钻营销员。公诉人庭审时称,保险行业应该因这起案件敲响警钟,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不能仅仅看重销售业绩。
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祝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钱款共计人民币1000余万元,应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公诉人建议对祝莹处以10年以上有期徒刑。对此案,法院将择日宣判。
原文地址:http://finance.qq.com/a/20130227/003233.htm.
是见利忘义,不是无为而治
1、利益最大化,见利忘义
可以看出,平安公司的管理只有一个原则:业绩导向。只要拿来钱,什么都无所谓。如此导向,平安,或成共犯矣。孔子説: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个组织在道德上自甘堕落,成为小人而不知羞耻,能培养出君子业务员么?不可能!
作为消费者,我个人的选择只有一个:远离之。
2、拿员工当挣钱机器,根本不当人
孟子当年告诫齐宣王説,“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仇)”。在这里,我们看到的平安是视员工如犬马的,就是个挣钱工具呗。那么,员工拿你这样的公司,也就当作一般般的陌生人,有利就做,能损公肥私,就只管做。才不会考虑你的什么信誉!
一个国家如果这样对待子民,国必亡。当年的秦朝15年而亡,这就是原因之一。一个企业呢?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慎之,慎之啊。
思考题:
企业对员工的管理,从十多年前的人事管理,到舶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再到几年前流行的人力资本管理。现在,孙老师説,到了回归“人事儿”的时候喽。而且,这是让您的企业长治久安,和谐持续发展的命门所在!为什么这么説?
http://wx.img.pp.cc/20130313/s_d4878273b25381e4cd792032ff49bfd4.jpg—儒家学者孙虹钢
孙虹钢老师,在许文胜教授创建的新易国学管理团队当中,主要精修“国学童子功”,首创将儒家智慧成功运用于企业实践管理当中,并创建了高效的管理模型,成功帮助众多企业快速平稳发展。常年授课于清华、北大、人大、同济、复旦、浙大等知名学府。
主讲课程:《儒家的中正管理之道》、《弟子规与职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