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行动,刻不容缓!

近一段时间,我国大范围的持续严重雾霾天气,对各大城市的空气质量造成了恶劣影响,尤其是首都北京的状态堪称“恐怖”,空气污染再次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
严重的空气污染,让我们很多人对“PM2.5”有了清醒的认识。
PM2.5,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值越高,表示空气污染越严重。PM2.5主要来源于燃烧、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并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极大。
2.5微米是什么?多大呢?直径只有头发丝的1/20!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从短期看,PM2.5的健康影响主要以急性效应为主,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结膜炎、支气管炎、眼部喉部刺激、咳嗽、甲状腺症、呼吸困难、鼻塞流鼻涕、皮疹、心血管系统紊乱等疾病的症状增强。
从长期看,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从而丧失血液,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会产生严重后果,并会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等心脏疾病。
同时,PM2.5也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导致儿童及其双亲呼吸系统病症的发生率升高,并会导致心脏病发作的死亡病例激增。
PM2.5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逐步暴露出越来越恐怖的影响。中科院曾发表PM2.5与肺癌致死率研究:PM2.5越细,表面积就越大,它吸附大气的有害物就越多,易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超过吸烟成为肺癌的最主要病因,浓度越高,死亡风险越大。事实证明,受霾粒子的影响,肺癌致死率大大提升,其相关性高达0.97。
根据2010年数据《危险的呼吸——PM2.5的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评估研究》:2010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因PM2.5污染分别造成早死人数为2349、2980、1715、726人,共计7770人,分别占当年死亡总人数的比例为1.9%、1.6%、2.2%、1.5%,经济损失分别为18.6、23.7、13.6、5.8亿元,共计61.7亿元。时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北京、上海两地因PM2.5污染致死的人数分别为2349人和2980人,而当地当年因交通意外死亡人数分别为974人和1009人。
很多人都知道,在1952年伦敦曾发生了恐怖的空气污染事件,连续的大雾天气致使近万人死亡。在付出生命的代价后,英国痛下决心整治环境,催生了《清洁空气法案》。时至今日,伦敦已经摘掉了“雾都”的帽子,蜕变为蓝天白云的“生态之城”,绿色产业成为英国的经济增长领域。从工业革命的先驱到生态文明的领跑者,英国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借鉴,美国、德国、荷兰、丹麦、日本等,也都得到了倡导与落实。现在的中国,正在经历走向超级大国的过程,在经济发展方面用30年走过了发达国家200年的历程,但也因此所付出了代价,尤其是大气污染,其造成的环境与健康损失,据估算占到中国GDP的7%。
中国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领军人物钟南山院士曾经做过一个研究,PM2.5每立方米增加10个微克,呼吸系统的疾病的住院率可以增加到3.1%。要是灰霾从25个微克增加到200微克,日均的病死率可以增加到11%。钟院士证实,灰霾不光是对呼吸系统,对心血管、脑血管、神经系统都有影响,但是首当其冲地还是呼吸系统,特别是会导致肺癌。北京十年来肺癌增加了60%,空气污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大气污染跟整个环境相关,比非典可怕得多,非典可以隔离,可以各种方面的办法,但是大气污染是任何人都跑不掉的。现在从更长远地考虑,要改进人类的最基本的生存环境是非常关键的问题,污染治理实际上是要处理好GDP增长和人的健康的关系。
当然,在整体环境尚未得到短期改善的当下,我们为了健康,能够做到的最有效的自我防护措施就是带起口罩。也许戴上口罩让我们暂时失去了展露美丽容颜的机会,但健康之美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失去了健康,其他的还有什么意义。
在此,新易国学管理团队所有老师呼吁大家,遇到污染的天气,别再让自己做污浊毒气的“净化机”了,戴起口罩,珍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