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者集合场----侠客岛
(2014-10-20 20:51:41)分类: 小说影视、神话故事 |
張大春使用的技巧,就是利用一般人「迷信專家」的心態,既然我不是專家,我就製造專家,那就瞬間執地有聲,走路有風了。因為迷信專家,一般人也容易迷信文憑,難怪錢鍾書《圍城》中的方鴻漸,好歹也得「郵購」張博士證書。有了專家身分,好比佛像貼金,說的話便如神如聖,著實妙用無窮。
專家迷信並非愚夫愚婦的把戲,學者通人也吃這一套,大英雄、大俠客更多的是這類迷失者。原本專家存在的目的,是幫人指條路,讓他人的學習有個方向;至少讓他人知道,專家曾經從某個方向深入。但專家從來沒法剝奪他人相信直覺,或是「在不疑處有疑,在有疑處不疑」的能力。然而,就算「盡信書不如無書」琅琅上口,但多的是相信專家而不信自己的人,最後落入以盲導盲的迷障。眾蠅追隨無頭蒼蠅,卻不知稍為以自己的複眼看看,也許美食就在下頭。
俠客島就是專家迷信者的集合場,俠客島石室中的石壁上,刻了李白詩〈俠客行〉的古詩圖解,畫圖的武林高手在這首二十四句的詩中,依每句詩畫下圖解,各有劍法、輕功、拳法、掌法、吐納內功等等。雖然畫得極為迷人,但其中的妙處卻又難以破解,龍木二島主想破了頭,還是矛盾方程式。既然只有「無解」這一答案,三十年內,他二人軟硬兼施,將武林各幫各派的首腦一起請上俠客島,期待這些武林拔尖人物中,至少有個腦力超群的愛因斯坦,可以破解謎題。
哪知道這些武林高手,統通是專家迷信者,讀《史記》者不愛司馬遷原文,偏愛泡在那些索隱、正義、校註中;不懂欣賞唐詩宋詞,偏愛背那些註釋。留下石刻的善心人,說來並沒心機,不像袁天罡的《推背圖》讓人想到頭大,圖畫中就蘊藏了他所要講的功夫。但武林專家們卻喜歡胡亂推測,在一首〈俠客行〉旁邊加註了一堆莊子、成玄瑛、李賀等相關字義的穿鑿附會。高手們還沒仔細看圖,就被解釋圖案的專家牽得團團轉,時間全耗費在搞懂「註解」上頭。
答案揭曉,文盲石破天考了一百分,原來這題只是「看圖說話」。所有看了題示與註解的人,全都被騙得暈頭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