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中国古典名著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014-03-21 21:13:27)
标签:
转载 |
第一课时:《将相和》教学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关键词句透析廉颇、蔺相如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在声情并茂的朗读和对重点词语的领悟中感受“和”的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
3.抓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品质,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深入品析人物言行,感受蔺相如和廉颇忠于国家、顾全大局的高尚品质,并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一定读过孙悟空的故事、哪吒的故事、诸葛亮的故事、武松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都出自我国的古典名著。这节课我们将走进第五组课文,开始中国古典名著之旅。
2、自读第五单元的导读提示,然后交流
3、板书课题18《将相和 》,交流对《史记》的了解。
(二)、检查预习
1、认读生词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三)、深入研读
1.同学们通过阅读,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为什么闹不和呢?由和转向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请快速从课文中找出廉颇说的那段话。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从廉颇的话中能读出些什么?
(2)师补充资料,然后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师:将相不和,国家危矣。同学们,你现在的任务是劝服正在气头上的,什么也听不进去的廉颇。为了劝好,老师建议大家读读课文,看看蔺相如是不是真的靠一张嘴,没什么能耐?
3.出示学习提示,学生自主研读课文
自由读“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这两个故事,画出描写蔺相如语言、动作的句子和词语,用心感悟体会,并做一下简单批注。
四、交流感悟
1.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几个重点句子的理解。
(1)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引领学生讨论:蔺相如为何如此“理直气壮”?他的理“直”在哪里?
*在学生反复读这句话后,向学生提问:你们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蔺相如来?(不畏强权,机智勇敢)
(2)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天下人都知道秦国人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交流感受
*理解“大大方方”,深入感受蔺相如知死必勇的气概,感情朗读。
师总结:蔺相如凭着过人的机智和超人的胆识,用他的那张嘴和秦王针锋相对。不仅“完璧归赵”,还让秦国没有理由对赵国动兵。你们说说,他这张嘴厉害不厉害?
*渑池会见时廉颇并不在现场,你能不能给他讲一讲当时都发生了什么?帮他分析分析蔺相如在这一事件中表现出了哪些过人之处。
*想象当时的情景,有感情朗读:
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没有持枪作战,但是他唇枪舌剑,同样为赵国保住了尊严。他出入的是没有刀光剑影的外交战场,同样惊心动魄啊!蔺相如并非廉颇所想像的无才无能,那张嘴后面是拳拳的爱国忠心,是超过常人的智慧和胆识。
3、同学们,就是这样一位智勇双全、功不可没的蔺丞相,当听到功高盖世、傲慢无比的廉颇那一番蔑视自己的话后,他的反应是?
(请学生有感情的读表达蔺丞相表现的句子)
【出示课件】展示蔺相如的肺腑之言。
请学生读一读,想一想,此时,你又接触到一位怎样的蔺丞相。
学生畅谈感受(顾全大局、谦让)
4、是啊,我们接触到这样一位智勇双全、唇枪舌剑、顾全大局、谦让有礼的贤明丞相,接触到这样一位以和为贵,以国为重的蔺丞相。请大家看书,看一看我们那居功自傲、粗鲁无礼的廉将军听到这情真意切的肺腑之言,想了些什么?谁能读一读?
廉将军惭愧至极,他【出示课件】[请生接读]
同学们,这句话看上去简单,实则意味深远,认真揣摩,想一想你对廉将军有何新的认识?(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
5、师小结,深化和的意义
四、总结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9
《草船借箭》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
二、
三、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自学。
精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哪里?打虎英雄武松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有关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句子反复体会,并在旁白处写下自己的感受。
四、全班交流:
《草船借箭》
(一)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哪里?他到底算准了什么?
1.他算准了天(知天文)
交流并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2、、算准了人(识人心)
(1)识曹操
(2)识鲁肃
3、考虑周密、安排巧妙(懂地理)
(1)借箭的准备
(2)借箭经过
读句子,体会诸葛亮的考虑周密,算准借箭的地理位置,以及他的巧妙安排。
(二)、总结全文
草船借箭的成功使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宽宏大度的大将风度。使得气量狭窄、妒才忌能的周瑜不得不叹服。
《景阳冈》
一、打虎英雄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觉得文中写的最精彩的是哪部分?(打虎部分)
在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请读一读,说说你的想法。
(2)根据交流,重点品读相关的句子。
二.“打虎”部分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突出了英雄形象。
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武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认为前面的内容与“打虎”内容有关吗?又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
三、拓展延伸
四、布置作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