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拱卒22:《庄子》中的“三言”——寓言、重言、卮言

(2016-02-02 22:12:50)
标签:

教育


                                                      寓言,重言与卮言

《庄子·寓言》开篇说:“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以和天倪。”《天下》篇中又提到“以卮言为蔓衍,以重言为真,以预言为广。”善用“三言”是庄子为文的一大特点。那么,这三言到底都是什么意思呢?

寓言。对于“寓言”这个词,人们还是比较熟悉的,它最早就是见于《庄子》。根据各家考释,该词在《庄子》中的意思跟现代汉语中的意义没有大的区别。郭象注曰:“寄之他人,十言而九信”。就是说通过假托他人或者另外的事来说明道理。这样做的效果是说十件事,有九个人会相信。这种手法在《庄子》中用得相当广泛,是《庄子》的一大特点。所以司马迁在《庄子传》中说“大抵皆寓言也”。托物言事,形象生动,我们熟知的《秋水》篇就是一段典型的寓言。其它的还有“呆若木鸡”(见《庄子·外篇·达生》);“蜗角之争”(见《庄子·杂篇·则阳》);“庖丁解牛”(见《庄子·养生主》)。这些篇目都是通过寓言的方式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作者欲想表达的道理。

重言。一般有两说。“重”者,借重也。也就是重复,即援引古代名人贤士的话。另一种是“重要”之重。今人王丽梅《<庄子>寓言、重言、卮言正解》中则认为,重言,是一种类比、博喻的表达方式。

卮言。郭象注曰:“夫卮,满则倾,空则仰,非持故也。况之于言,因物随变,为彼之从,故曰日出。”成玄英注曰“卮,酒器也,日出,犹日新也。天倪,自然之分也,和合也,夫卮满则倾,卮空则仰,空满任物,倾仰随人,无心之言,即巵言也。 成又曰:卮,支也。支离其言,言无的当,故谓之卮言也”。二说不一。今人边家珍《<庄子>卮言考论》中则说卮言是“合道之言”。卮言,大概是那些随意发挥的,行云流水般的、得意忘言的阐发道体的言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