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买电器》课后反思

(2013-06-05 09:33:32)
标签:

教育

《买电器》课后反思

                                   郑建茹

 

421日我执教了《买电器》,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本课的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掌握了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和万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学习的。教材提供的学习素材是“买电器”的生活情境,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学习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我注意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旧知铺垫巧迁移,创设情境激兴趣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整百数及整百整十数的口算加减法,这与百以内的口算加减法在算理是完全相同的,只是数的范围扩大了而已。因此,我设计了5+8=  )、80-50=  )、70+20=  )、96-80=  )。这几道口算练习题通过口算结果,说口算方法为本节课学习500+800=  )、800-500=  )、960+800=  )、960-800=   )的学习做了知识迁移的准备,从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反馈情况来看,效果明显。

教材提供了买电器的情境,我创设了叙述故事猜价格抢答的形式,如:“电冰箱的单价:十位是6,百位是9,它是多少钱?”“电视机的单价:8张的100元,它是多少钱?”“风扇的单价:最小三位数加最小的三位数,它是多少钱?”“冰箱的单价:1000元的一半,它是多少钱?”学生争先恐后的抢答兴趣盎然。我设计这样的的环节,不仅潜移默化的强调了数位的概念,而且巩固了万以内数的组成,为实现学生理解本课的口算算理做了有意义的铺垫,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很好的激发。

二、注重培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出示了四件商品的价格后,我站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提出了求四件、某三件、某两件商品之和,某两件商品的差,还有一位学生根据800200的数据特点,大胆的提出了“买一台电视的价钱可以买几台风扇?”说明学生对加法、减法的意义有了清晰的概念,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能够扩展的万以内的数,体现课标的理念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发展。学生探究算理的过程中,我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借助自己的学具(计数器、钱)操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说明计算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己操作和交流汇报的过程中,达成算理的理解及优化算法的学习,使学生通过经历——交流——提升,从而正确掌握本课知识点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三、注意利用课堂生成资源,突破教学难点

在处理“一台电冰箱和一台电视机共花多少钱?”我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我在巡视时发现,学生都能准确的列出算式,但计算时很多学生犯难不知道如何下笔,只有少数学生算出了960+800=1760,我还观察到不少学生写出了:960+800=1700,个别学生写出了960+800=7060,我发现这些现象后,请这三类学生板书,让全班的学生一起判断谁的计算正确。学生经过交流,再一次的理解了算理,同时优化了计算方法。

不足之处:

1、学生的学具准备不充足,在用学具操作时,一半的学生没有,又因为我的组织问题,有一部分的学生不知道干什么,致使本应该出彩的环节出现了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达不到学习效果的低效。

2、教学时间安排前松后紧,在处理960+800的本课难点时,已经下课。如果在课前铺垫和提问题这两个环节紧凑些,学生操作时组织的有效些,就不会出现前松后紧的问题。

一节课下来,回顾课堂的种种现象和问题,值得研究的问题和改善的问题真多,不过我很高兴,我还在成长,一节好课,一个好老师就是在不断的反思改进中完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