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动向:《企业中长期外债审核登记管理办法》将于2023年2月10日起施行
(2023-02-15 11:00:39)
标签:
法律記事 |
分类: 法律记事 |
2023年1月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企业中长期外债审核登记管理办法》(下称“56号令”),该办法将于2023年2月10日起施行。《关于推进企业发行外债备案登记制管理改革的通知》(发改外资〔2015〕2044 号,下称“2044号文”)将随之废止。以下就56号令对比2044号文的一些重点内容进行概要介绍。
1.
2044号文规定:“外债,是指境内企业及其控制的境外企业或分支机构向境外举借的、以本币或外币计价、按约定还本付息的1年期以上债务工具,包括境外发行债券、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等。”56号令对“企业”、“控制”和“债务工具”作出细化界定,其中:
Ø
Ø
2.
2044号文规定:“企业发行外债,须事前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申请办理备案登记手续。”而56号令则规定:“企业借用外债,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申请办理外债审核登记等手续,报告和披露有关信息,优化外债使用,做好风险管理,配合监督检查。”从该修改来看,外债登记趋严。
3.
2044号文规定:“企业发行外债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信用记录良好,已发行债券或其他债务未处于违约状态。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和外债风险防控机制。资信情况良好,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 56号令在前述基础上增加一个条件,即“企业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最近三年不存在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刑事犯罪,或者因涉嫌犯罪或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依法立案调查的情形。”在进入全面信用管理的时代,企业信用对于包括借外债在内的各种经营行为均有着重大的影响。
另外,56号令在审核登记(包括变更登记)的方式、流程、材料、时限,外债事中事后监管方面也作出了更多细节的规定。
本文著作权归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金燕娟律师、万利律师所有。
本文所载内容仅供参考,在任何意义上均不可视作律师向客户提供的法律意见或建议,亦不构成律师客户关系。
如有任何疑问或者问题,敬请通过kittykim@hiwayslaw.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