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故事:神女

一个书生,姓米,经过郡城的一处市场,听到一高门大户内传出箫鼓乐声,米生在街头买了份贺寿礼物,投了晚生的名帖。没过多久,两个少年人出门来迎接。米生来到室内,见一老翁面南坐着,客人有六七个,看见米生都站起来行礼。两个少年站起来,每人拿一个盛三斗酒的酒杯劝客,米生感到酒力难当,不觉大醉倒地。站起来一看,客人都已散了。再经过那家门口,老翁一家已迁走了。
从郡城回来后,米生到街市上去,有人招呼他喝酒,同村的鲍庄已先坐在那里,另一人姓诸,对他说,那老翁姓傅,你去上寿时,我正好在那里,所以认识你,三人一直喝到傍晚才散。
当夜,鲍庄忽然死在路上。鲍庄的父亲一口咬定米生杀了儿子,米生便以谋杀罪被官府拟判死刑,将他下在狱中。过了一年多,才释放了他,米生的家产荡然无存,功名也被革除。
米生希望谋求辨复功名,于是往郡城赶来。天快黑的时候,米生坐在路边休息。远远望见一辆小车驶来,两个青衣丫鬟跟随着。一青衣丫鬟过来问米生:“您是不是姓米啊?”米生吃惊地答应。丫鬟请米生到车子前,见里面坐着一个绝色女郎。女郎从发髻上摘下一朵珠花,递给米生:“这东西能卖百金,请收起来藏好。”米生见上面缀饰着明珠,不像是凡间的东西,便珍重地藏起来。
转年米生又赴郡城,误入深山中。正值清明佳节,几个女子骑马走过来,其中一个正是那个绝色女郎。女郎问:“你的功名还没恢复吗?”米生拿出珠花,说“不忍心丢掉它,所以现在仍是童生。”
一个丫鬟驰马奔来,将一个包裹送给米生,说:“娘子有话,特赠二百两白银,作为求取功名的资本。”后来,米生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县学,又将白银送给哥哥,三年时间,兄弟二人俨然成为富贵大家。
一天,有个客人来到米生门前,原来是傅公子。进入内室,傅公子拜倒在地,悲伤地说:“家父遭受大祸,想求助于抚台大人,非兄不能办这事。”米生推辞说:“他虽然与我是世代交情,但用私事麻烦别人,是我平生最不愿做的!”傅公子哭着哀求,米生放下脸来,说:“我和公子只是一场交情罢了,怎么能勉强别人呢?”傅公子又惭又忿,起身走了。
隔天,米生正在家中独坐,一个青衣丫鬟走进来,正是代女郎赠白银的那个。丫鬟说:“昨天来的傅公子,就是娘子的亲哥哥。”米生闻言,佯说:“这如果娘子亲自来说句话,油锅我也愿跳;否则,不敢奉命。”
天明时分,女郎来了,面壁哭泣,一句话不说。米生安慰说:“我所以没答应,是恐怕错过这个机会再难见你一面”说着拉住女郎的袖子,却暗地里捏摸她。女郎大怒,骂道:“你真不是个正派人!我看错人了!”忿忿出门,登车就要离去。
米生忙追出去,女郎在车上对米生说:“我不是凡人,是神女。家父是南岳都理司,偶然得罪了地官,上诉到了玉帝那里,没有巡抚大人的官印,没法解救。你如不忘过去的恩义,就用张黄纸,为我求取印信!”
于是米生假借驱邪,向巡抚借官印用,巡抚不同意借印。碰巧,巡抚有个宠幸的小妾要买珠子,米生便将那朵珠花献上。小妾非常喜欢,偷出印来为米生用了印。返回家中,丫鬟刚好来到。米生洋洋得意地说:“万幸没辜负使命。多年来我没舍得卖的东西,现在还是为了它的主人而丢弃了,珠花可要再赔我!”
几天后,傅公子又来到,对米生说:“您是一个梗直正派的人,我们弟兄还不如我家小妹有眼光呢!家父想将小妹许配给您。”米生又惊又喜。傅公子告辞,说:“明晚是七月初九,织女星有少女下嫁,正是良辰吉期。”第二晚上,果然将神女送了来。
神女性情又最贤惠,只是几年不生育,劝米生另娶妾,米生的哥哥替米生买了个妾回来。这个小妾姓顾,小名博士,相貌清秀婉丽。神女看见妾头上插着朵珠花,很像当年那朵旧珠花,便追问珠花的来历,小妾回答说:“巡抚的爱妾死后,她的奴婢盗出这枝珠花出卖,先父买了下来,我见了非常喜爱。”米生夫妇感叹地说:“十年前的东西,仍归还旧主,岂不是天意!”神女拿出另一枝珠花,把两枝珠花都赠给了小妾。
小妾暗地跟人打听神女的家世,并对米生说:“我看娘子不是凡人,眉眼间透着股仙气。我要试试她:如果她真是神仙,凡人有什么要求,在没人的地方烧香求她,她就知道。”
神女绣的袜子十分精美,妾于是在闺房中烧香祷告。神女早晨起来,忽然翻起针线箱子,捡出一双绣袜,让丫鬟送给小妾。米生看见,不禁失笑。神女询问缘故,米生便将原委说了。神女也笑了,骂道:“好狡猾的婢子!”
米生活到八十岁,神女还像少女一样。后来米生卧病不起,神女让把棺材做得比普通棺材大一倍。米生死后,神女也不哭。家人外出,回来发现神女也躺在棺中死了,于是合葬了他们。
蒲老夫子还有评论,道是:女则神矣,博士而能知之,是遵何术欤?乃知人之慧,固有灵于神者矣!
那意思是,傅女是位神仙,这小妾能够识得,用是什么法术啊?可见人的智慧,真比神仙还灵验啊!
这蒲翁还是对女人不够了解,大多数女人凭着嫉妒心和天生的直觉,大约都能做到,这所谓通神的本事,还真就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