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思维训练课—让学生学会思考的20个方法》要点选摘

(2015-02-15 16:58:33)
标签:

罗恩·理查德

哈佛大学

教育

思维训练

分类: 走近名家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思维训练课

 

             ---让学生学会思考的20个方法》要点选摘

 

 http://s12/mw690/002Qfjblgy6PZXUBhSb1b&690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思考习惯和思维透明化的培养途径及其重要性,从而营造一种适用于

课堂、学校和项目教学的思考氛围。

 

* 学校承担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养成思考习惯的重任,这对学生终身学习有

益。

 

*“思考是教学的中心。” (罗恩·理查德 等, 201443

 

*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和思维能力,它可以帮助学生有更好的课堂表现,将来也能从中受益。(罗恩·理查德等, 201446

 

 *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使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转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者,我们不再(仅仅)以课程教学和教学内容的完成情况评判教学的成功与否,而是学会识别期望学生参与、思考、质疑、探究的关键问题和概念,并最终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罗恩·理查德等, 201443

 

* “由于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理解力,因此教学存在两大教育目标:

1)为思考创造机会;(2)实现学生思维的透明化。教师在为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创造机会的同时,也应为学生思维透明化创造条件并提供需要。” (罗恩·理查德 等, 201443

 

* “思维透明化”就是指能够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

    “你为什么这样认为?”是一个常用问题,许多教师都将这个问题融入与学生的互动之中。这个简单却有力的问题是启发和阐明学生思考过程的最好例子,它要求学生进一步阐明和解释自己的想法。(罗恩·理查德等, 201452

 

* 思维透明化研究有两大目标,一是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二是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与独立性。(罗恩·理查德等, 201441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关注自己思维过程的意识。

 

* 实现课堂思维透明化(即可视化)能够让思维过程更加具体和真实,我们可以谈论、探究、促进、挑战并从中获取知识。

 

*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对思维过程的认识越清楚,越能独立地进行思考,从而指导和控制个人的认知行为。(罗恩·理查德等, 201441

 

* 英国研究员道格拉斯巴恩斯主要研究语言在塑造学习方面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学习者出声思考能力越强,越有助于他提出解释性假说并给予评估”。(罗恩·理查德等, 201453

 

* “学习是思考的结果。学生只有不断思考所学知识,才能记住它、理解它,并加以运用……要知道,知识来自于思考。只有不断地思考所学内容,我们才能真正地掌握它。   大卫·柏金斯  《聪明的学校》(Smart School

 

* 教师若想切实提高学生对某一学科的理解力,必须把精力放在思维训练上,也就是说应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做出决定的能力以及相关的课程技能,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思考机会。(罗恩·理查德等, 201430

 

    * 提高理解力的8个思维步骤:

     1.细心观察、仔细描述;2.解释说明;3.给出例证;4.建立联系;5.考虑不同观点和角

度;6.抓住中心,并做出结论;7.思考并提问;8.了解问题的复杂性并深入思考。

       8个思维步骤仅代表了部分高层次的思维过程,而非全部。

 

    * 其他思维形式:

     1.建立模型和归纳总结;

     2.考虑可能性和可替代性;

     3.评价论据、论点和行为;

     4.制定计划、观察结果;

     5.证明、假设和偏差;

  6.确立先后顺序、存在条件和已知问题。(罗恩·理查德等, 201433

 

    * 在提高理解力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和倾听他人的观点、见解和提问,

了解他人是如何制定、观察和验证思考方法的。(罗恩·理查德等, 201446

 

 

    * 一般而言,思维是指个人特有的精神活动,然而没有他人的帮助,思维

的发展空间就会受到限制。(罗恩·理查德等, 2014225

 

    * 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肯·罗宾逊爵士指出:“最伟大的学习通常发生在小

组内部,合作能够促进学习。假如我们将个人从集体中分离出来,单独评价个

人成就,那么就等同于让他与自然的学习环境脱节。” (罗恩·理查德 等, 2014

2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