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思维训练课—让学生学会思考的20个方法》要点选摘

标签:
罗恩·理查德哈佛大学教育思维训练 |
分类: 走近名家 |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思考习惯和思维透明化的培养途径及其重要性,从而营造一种适用于
课堂、学校和项目教学的思考氛围。
* 学校承担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养成思考习惯的重任,这对学生终身学习有
益。
*“思考是教学的中心。” (罗恩·理查德 等, 2014:43)
*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和思维能力,它可以帮助学生有更好的课堂表现,将来也能从中受益。(罗恩·理查德等, 2014:46)
* “由于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理解力,因此教学存在两大教育目标:
(1)为思考创造机会;(2)实现学生思维的透明化。教师在为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创造机会的同时,也应为学生思维透明化创造条件并提供需要。” (罗恩·理查德 等, 2014:43)
* “思维透明化”就是指能够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
* 思维透明化研究有两大目标,一是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二是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与独立性。(罗恩·理查德等, 2014:41)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关注自己思维过程的意识。
* 实现课堂思维透明化(即可视化)能够让思维过程更加具体和真实,我们可以谈论、探究、促进、挑战并从中获取知识。
*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对思维过程的认识越清楚,越能独立地进行思考,从而指导和控制个人的认知行为。(罗恩·理查德等, 2014:41)
* 英国研究员道格拉斯巴恩斯主要研究语言在塑造学习方面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学习者出声思考能力越强,越有助于他提出解释性假说并给予评估”。(罗恩·理查德等, 2014:53)
*
“学习是思考的结果。学生只有不断思考所学知识,才能记住它、理解它,并加以运用……要知道,知识来自于思考。只有不断地思考所学内容,我们才能真正地掌握它。”
* 教师若想切实提高学生对某一学科的理解力,必须把精力放在思维训练上,也就是说应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做出决定的能力以及相关的课程技能,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思考机会。(罗恩·理查德等, 2014:30)
度;6.抓住中心,并做出结论;7.思考并提问;8.了解问题的复杂性并深入思考。
了解他人是如何制定、观察和验证思考方法的。(罗恩·理查德等, 2014:46)
的发展空间就会受到限制。(罗恩·理查德等, 2014:225)
组内部,合作能够促进学习。假如我们将个人从集体中分离出来,单独评价个
人成就,那么就等同于让他与自然的学习环境脱节。” (罗恩·理查德 等, 2014: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