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克拉美书

(2015-06-29 19:03:48)
标签:

杂谈

· · 原创: 克拉美书   2015-06-26 22:44只看该作者(-1)·

    

    

    捧场

     点亮(141)

    咖啡卡

    

    

           原帖由成贝在2015-06-26 21:36发表

           

           克拉美书 今天买入理由能否分享下,盘面什么信息让你想买入?

                  不是右侧买入更好吗?

           今天我做超短反弹的理由

           1.上海指数上午盘中,累计已经下跌16%,创业板指 数下跌26%。参考背景模板,股灾5.30极限跌幅21.4%

           2.这次单波下跌以来,已经2次K线崩溃,短暂反弹后,再次连续2天暴跌,盘面恐慌盘明显。

           3.上海出现第3个跳低缺口,预示可能系衰竭缺口,并大幅跌破60日线。

           4.这波下跌,我市值没有损失,在跌幅如此巨大的情况下,我觉得可以小仓位参与战斗。

           5.我是超跌反弹模式的爱好者,当我的买卖标准出现后,我必须听从自己的内心,

           现实是,一路杀到股指期货  跌停,股市停牌。

           杠杆平仓与股指期货做空的双重作用下,泥沙俱下。

           结果,抢反弹失败,3成仓位,组合平均亏损4%。

           就像你说的,今天我的操作典型的左侧交易,在跌幅,恐慌气氛等都符合我做超跌反弹的标准后,我主动入场。事实证明过于激进。

           在比较极端走势的今天,的确右侧交易更具优势。

           理论上,如果今天反弹发生,那么在右侧我可能会加仓。

           盘面,波波下跌,就放弃继续买入。

           

           目前上海指数下跌20%。创业板28%

           5.30后指数有过4次单波20%级别的暴跌

           2007/06  -21.4% 背景:利空后引发资金链断裂

           2009/08  -20.6% 背景:翻倍小牛市后,尖顶急骤调整。(我辞职回家几天就见顶了,那波下跌,我没有亏损,对职业信心大增)

           2010/04  -22%    背景:股指期货上市,出现一波完全不讲理做空K线。(这波下跌里,出现几次全市场都觉得要反弹了,而继续暴跌的走势。短线客在那波下跌里,用历史的经验应对,被新生事物——期货打到满地找牙。我个人那次损失惨重,资金回撤大概十几个点,是我职业以来,最大的一次回撤。)

           2013/06  -20.7% 背景: 熊市末期的市场信心崩溃。(这波下跌,完美回避了,并在最后一根K线入场,单日7 的利润)

           

           温故而知新,在暴跌的TOP排行榜上,此次跌幅已经列入顶级、

           但客观上,杠杆平仓,股指期货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为什么不可以更残暴,更创记录呢?

           当然,我们没一个愿意看见极端情况的发生。

           我想,能完美应对的,只有资金管理,仓位控制。

           山崩地裂 永远是客观的困难。

           执行纪律,控制命运,永远是主观的选择。

           

           再谈我个人的后市应对策略。

           下周一,如果有利好,直接反弹,我根据盘面情况,基本上会及时了结,打平出局,然后等待后面暴跌后,再次入场。或者指数企稳后,做右侧强势股

           如果周一继续大幅杀跌,我会加一些仓位,在如此深幅下跌的背景下,我有理由适度贪婪。

           但,周一,在我仓位过半的情况下,我会给自己一个严格的纪律,如果反弹还不发生,无条件倒T,控制回3成仓位内。

           假设,后面周二继续暴跌,那么,我将全面迎战。历史是用来挑战的。

           

           以上,只是我作为场外资金做超跌反弹的计划,理解。可能并不合适于股市其他状态。如果市值回撤巨大,杠杆高压下,

    

    高手就是高手,有这样的严密计划,你要不能赚钱,还有谁能赚钱?自感差距太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