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月14-15日在西安进行两天的工作坊

(2014-06-11 22:56:53)
标签:

北大心理

北京大学

亲密关系

爱的心理学

工作坊

    《爱与依恋:从理论到咨询实践》工作坊

 时间:2014年6月14-15日两天

地点:西安解放军518医院

(目前名额已满,感谢518医院心理科邹学主任的精心组织!)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第一个环境,亲子关系是孩子人生最初的人际关系。那么,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发展究竟有什么影响呢?儿童的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亲子相互作用之中进行的。亲子关系的质量决定着社会化过程是否顺利、是否发生障碍或产生缺陷,也决定着社会化所可能达到的水平。研究表明,不良的亲子关系是形成儿童不良人格和问题行为的重要根源。对儿童青少年来说,与父母亲的关系对于其将来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后能否与其他重要关系人发生健康的关系,有决定性的影响。依恋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人际关系及家庭婚姻方面的咨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逐渐形成一种心理咨询的趋势。本次工作坊将从爱与依恋的理论出发,对心理咨询过程中的实用价值进行探讨。

       工作坊课程大纲:

第一天  

上午

为什么男女在择偶选择中存在这么大的性别差异?

爱的心理内涵是什么?

爱的类型有哪些?

如何测量我的爱是什么类型?

 

午餐

下午

爱的根源是什么?

为什么孩子会对母亲产生依恋?

佛洛依德与鲍尔比的理论有何异同?

为什么我的依恋类型和别人不一样?

如何测量依恋类型?

 

晚上

自我分析 (通过家庭作业,对自己的亲子关系进行细致的分析)

 

第二天

上午

 

从第一天的讲课中学到了什么?

为什么每人对父母在小时候的记忆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决定自己依恋类型的因素是什么?

爸爸在亲子关系中的作用是什么?

 

午餐

下午

 

成人之间是否也有依恋存在?

如何寻找自己的安全基地

我现在的依恋类型可以测量吗?

早恋是如何形成的?

逃学是如何炼成的?

依恋类型是如何影响我对爱的选择的?

早期的亲子关系对婚姻和家庭有什么影响?

结语

 

授课方式:讲解、讨论、和自我分析相结合

适用人群:

对婚姻家庭、儿童教育、以及人际关系感兴趣的人员,年轻妈妈们、心理学爱好者、临床咨询工作者、以及学校教育工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