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众多的蓬安古寨:这些地方故事多
(2020-06-05 11:47:54)探秘众多的蓬安古寨:这些地方故事多
8、观音寨:观音寨位于正源镇北三公里处,东临嘉陵江,其主峰四方梁,海拔高度559.6米。因宝盆道人建寺于山下,当地善男信女集资修建了观音殿。淳祐五年,为了抗蒙军入侵,扼守嘉陵江水道,始建城墙,打井储粮守之。山中另有穿蛮洞,从山的一边直通另一边,穿山而过,鬼斧神工。
9、桐桷寨:桐桷寨摩崖造像位于蓬安县长梁乡马回境内,座东向西,共有七龛造像,大小造像33尊,呈南北向一字排列布局,开凿在高7.5米,宽12米的山体崖壁上,距地面高度3.2米。龛一为圆拱型龛,宽1米,高1.2米,造型为双观音立像,通高均为0.9米。造像画面布局严谨,立体感强,肌体丰满,形神兼备。龛二、龛七均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七尊式造像。此处造像的形制、内容和风格具有明显的唐代造像特征,不仅数量较多,内容丰富,而且造像的雕刻极为精细考究,整个摩崖造像大气磅礴,震撼人心,让人叹为观止。
14、 四方寨:大约离罗家镇六公里处,四方寨属于寨中寨,它的外围还有一个大寨子。四方寨在一个山头上,山头长约20米,宽10米,非常小,一架长石梯直通寨内,全寨仅有一道寨门,寨门完好,寨墙下部完好,上部已毁,寨中有一口长方形水井。
15、新河乡将军寨:元末明初著名作家罗贯中先生所著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守街亭的战斗中,涌现出了一个名叫王平的卓越的将领。这个人出生于四川渠县和乐乡,但这人却又与四川蓬安有着血浓于水一般深厚的历史渊源。
据著名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王平传》所记载:王平(?-248年)字子均,又称何平,是三国鼎立时蜀国后期名将,官至蜀汉镇北大将军、汉中太守、安汉侯。生年不详,王平籍贯益州巴西宕渠人,今四川渠县人,自幼父母双亡,因此寄居在距渠县不远的古蓬州今蓬安县新河乡的外祖父何氏之家,19岁时方离开寓居生活长达16年之久的蓬州从军洛阳,从此开始了其戎马倥偬的辉煌人生,因此有的史籍又把王平称为“何平”。王平墓,今在四川南充市高坪区永安镇,位于永安镇临江村凤凰山,为长方形土冢墓。原有一碑,上书“汉将军王平之墓”,1959年修公路时拆毁。王平墓是三国遗迹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景点。1981年5月,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王平将军曾寓居于蓬安县新河乡的何家村,即今新河乡六村,王平将军寓居蓬安时留下了大量遗址、遗迹以及众多有趣的民间传说。
将军寨位于蓬安新河乡凉风垭。在新河乡六村村支书黄万成的陪同下,我们从新河乡政府出发,行走了五六里山路,在一个叫凉风垭的地方下车了。只见一座高大巍峨山势陡峭的山寨出现在我们眼前,山顶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松柏等树木,远望去,整座山寨酷似一个巨大的戴着头盔身披铠甲的古时候武士的人头像,黄支书告诉我,那山名叫“将军寨”,“将军寨”这个名字自古便已有之了,并不是现在的人们一时心血来潮所取的名字。
爬上半山腰,见到了先前的古寨门,古寨门所处的位置看上去非常险要,寨门周围便是数十米高的悬崖峭壁,给人的感觉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估计在冷兵器作战的古时,要想登上山寨,除此以外,再也别无它途了。但如今的古寨门已大部毁坏了,唯遗留下寨门两旁的一些巨石,湮没在丛生的杂草中间,石上早已爬满了苔藓、杂草等植物,斑斑驳驳,看上去甚是荒凉。登上“将军寨”,山上生长着高大茂盛的松、柏等树木,郁郁葱葱,早已成林,山间杂草丛生,有的草丛甚至高过人头,人行其间,几乎不见头顶上的日光。山的四周临近悬崖峭壁的地方,长形状的巨大条石码砌而成的古寨墙依旧尚存,古寨墙上有射击用的垛口,还有很多半尺见方的小了望孔,从小了望孔中望出去,山下四周的情形尽收眼底。历经无数岁月的沧桑和风雨的侵蚀,虽然古寨墙很多的地方如今已成断壁残垣,但古寨墙依然傲然挺立在“将军寨”的山腰或者山巅之上,俯视着周围的山川,拱卫着这一方神奇的山水和人民,令人不禁为古时蓬安先民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赞叹不已。
蓬安所有的古寨修建年代都非常久远,而且都建在非常险峻的高山之上,大多数能起到一夫把关,万夫莫开的效果。在冷兵器岁月能起到固守天险的作用。古寨子一般修在贫瘠的山顶上,百姓都非常贫困。从很多的戏剧中可以领略到过去山寨里住的多是土匪,比例说《智取威虎山》的座山雕,还有《穆桂英挂帅》穆桂英住的穆柯寨,还有《湘西剿匪记》的土匪都住在深山老林山寨中。听老人们说,解放前一些人违了法,犯了罪便逃进深山老林住进寨子中当了土匪。这些土匪不全是社会的残碴余孽,也有所谓的绿林好汉。比例说《水浒》中的梁山好汉,就是人们个个敬畏的汉子。寨子文化是过去社会文化中的一个单元,它同时反映了古时候蓬安人的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