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蓬安海田济渡交界的这个地方其实也有一个黄果树大瀑布,传说八大王张献忠曾藏宝于此

(2019-08-06 18:04:04)

蓬安海田济渡交界的这个地方其实也有一个黄果树大瀑布,传说八大王张献忠曾藏宝于此

情系羊驴滩

邓四平/文

羊驴滩位于老家海田乡竹山观村和济渡乡交界的地方,准确地说,这个地方其实应该属于济渡乡管,一条很宽的河流流经这里,在经过一个很高很高的山崖之时,河水从峭壁上飞流激荡而下,形成了非常大的落差,于是当地人便在悬崖峭壁之下拦河筑坝修建了水电站,水电站就取名为羊驴滩水电站。

小时候,每逢正月,我便常常跟着父亲或者母亲走路到家住海田竹山观村七社的姑妈家中去拜年。姑妈的家就在羊驴滩水电站对面不远的村里。去姑妈家拜年,每次都要经过羊驴滩水电站,因此我对这里印象特别深刻。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我父亲就出生在距羊驴滩水电站不远的竹山观村八社,每次走到羊驴滩时,父亲便会津津有味地给我摆他小时候在羊驴滩甑子塘里洗澡的一些故事。父亲说,他小的时候,这里还根本就莫得水电站,当时这条大河流过这里,突然从几十米高的悬崖上面飞流而下,就像贵州的黄果树瀑布一样,飞泄而下的水流在两山之间的狭沟中形成了一个圆圆的深潭,潭水深不见底,从上往下看,这个深潭就像是农村里办大席时蒸干饭的甑子一样,所以附近的村里人就将其取名为甑子塘。父亲说,那时候,甑子塘里有很多的鱼,有鲤鱼,有草鱼,有蛇鱼,有鲫鱼,有川子鱼,而且还有团鱼,有时候,常常有团鱼还爬到水边的岩石上来晒太阳。父亲说,那时候,他和他的哥哥,也就是我的伯父两人常常跑到甑子塘去捉鱼,随便捉一捉,就能够捉到满满当当的一大桶鱼,那时穷,家里缺油少盐,煮的鱼不好吃,后来也就不想去甑子塘里捉鱼了。

父亲接着说,甑子塘里有一个很深很深的洞,名叫挖岩洞,他十来岁的时候,耍胆子大,曾经打起光胯赤条条地潜水进入过甑子塘里面的岩洞,洞里很宽,很深,往里游了几十米远,由于越往里游越黑,水也越寒冷,害怕找不到回来的路,因此只好沿原路游回,再潜水钻出洞子回到甑子塘。父亲说,传说甑子塘的这个岩洞里有一条大蟒蛇,附近村里的一个村妇有一天一大早跑到甑子塘边来洗衣服,刚刚在甑子塘边的一块石头上蹲下身子,突然听到甑子塘里传来“噗嗤噗嗤”的声音,抬头一望,只见一条大蟒蛇正从前边不远的甑子塘的挖岩洞里伸出一个脑壳来四处张望,蟒蛇的脑壳足足有一个水桶一般粗,洗衣服的村妇吓得当场丢了衣服就跑。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敢到甑子塘里面去洗澡了。

还有人说,这个隐藏在甑子塘水里的岩洞其实是一个藏宝洞,里面藏有数不清的金银财宝,传说是明末清初的八大王灭四川的时候,八大王张献忠带兵路过这里,因为清军追撵得急,于是就将大量的金银财宝藏到了甑子塘水下的岩洞里面了。据说,附近的村民还曾在甑子塘下面不远的河滩上捡到过银锭、银元宝等物,大家于是便推测这些银子估计就是涨大水时从甑子塘的岩洞里给冲出来的。当然,这些都是流传在当地的一些传说罢了,其真实性究竟如何,迄今为止,也没有人能够给出过一个准确的结论和答案。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在海田初中教书,1996年,我曾经带着初三毕业班的学生们到过甑子塘旁边的一个岩洞里游览过,也四处仔细地寻找过,希望能够有所发现,但是,让人失望得很,除了满眼幽深的峡谷风景之外,丝毫不见传说中的任何宝贝。

羊驴滩最出名的自然应该是建在这里的一个水电站。甑子塘上边不远处的山坡上有几座砖房,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这些砖房十分的耀眼和醒目,这便是大名鼎鼎的羊驴滩水电站的发电房。当时水电站发的电可以供应附近的永兴、济渡、三合(就是现在的凤石)、兴旺等很多地方。我十多岁的时候,当时羊驴滩水电站里面一个姓欧的工人,他每逢当场天便常常跑到永兴街上我家的裁缝铺里来耍。那时候,他有五十来岁的年纪,据说身体不太好,肾虚,于是便到永兴老街邓医生开的私人诊所里去捡补药吃,据说是补药里面开的附片开过了量,这个姓欧的电站工人拿回去熬药吃后,竟然突然死了。后来其家人找邓医生要说法,但姓邓的医生拒不承认他开的药有什么失误,两家人闹了几次也没有闹出过什么结果来,后来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姓欧的电站工人的坟就埋在电站旁边,孤零零的,坟上杂草丛生,我曾经在过路的时候去看过。

屋漏偏逢连夜雨,祸不单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吃补药不幸死去的姓欧的工人的儿子接了班,也在电站里上班。几年后,姓欧的工人的儿子有一次在爬电杆架设电线时,高压电线突然来了电,不幸被高压电当场电死在了电杆上面。短短几年之间,这对在电站工作的父子两人竟然都不幸死于了非命。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对于这对父子的不幸身亡,如今过去了二十多年了,我至今依旧感到心惊胆战和深刻难忘。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从蓬安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老家海田初中教书,那时,羊驴滩水电站的工人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陈平、陈勇这两兄弟。现在全省闻名的海田三青沟村支书陈建清就是他两人的亲姐姐。当时,我家住在永兴街上,街上各个单位和各家各户都用的是羊驴滩水电站发的电。陈氏两兄弟每月不定时地就会到街上来抄电表和收电费。那时候,海田初中学校里用电量很大,为了少缴电费,学校里的校长便私下里安排一个懂电的数学老师晚上用螺丝刀将电表里的连片偷偷地刨开,让电表停止转动,预计抄电表的陈氏兄弟要来抄表的时候,又悄悄地将电表里的连片重新搭上去,以此方式来偷电。

那时候,住在街上的很多人家也用这种方式来偷电。有时候被陈氏兄弟逮到了,他俩基本上也大都是笑呵呵地说道:“这么整起怕要不得哟,下不为例了哈!不然我们莫法向上面交代哦!”做贼心虚的一些单位和人家便说:“要得要得,我们下次再也不这么做了,再也不这么做了。走走走,中午我请你们两兄弟到邓怀荣屋里的馆子里面去喝酒!”每次把酒喝了之后,其实呢,这些单位和街上的很多的人家都还是在悄悄地继续地偷电。后来,曾经无比辉煌的羊驴滩水电站不知道为什么竟然突然垮了。现在想来,当初永兴街上的一些单位和人家都疯狂地偷电也许也是导致电站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羊驴滩这个地方留给我深刻的记忆,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姑妈的一家人。姑妈是我父亲的亲妹妹,在家排行第三,生有两儿两女,大女儿名叫刘群芬,二女儿名叫刘群芳,大儿子名叫刘百林,小儿子名叫刘建林,一家大大小小都是些淳朴厚道的老实人。




小时候,我家兄妹四人有事无事就常常跑到姑妈家去混饭吃。姑妈是个非常和蔼慈祥的人,每次到了姑妈家,即使家里再拮据,见我们去了,也总是要将她们家里好吃的东西拿出来煮给我们吃。现在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姑妈家打发女,也就是打发二表姐,那时候,我才十来岁,也是我一生中第一次去参加坐歌堂,吃了夜饭就开始坐歌堂,坐了整整一堂屋的人,男男女女,大大小小,轮流唱歌,唱着唱着,又有人嚎啕大哭,最后到了天快要亮了的时候,才有人端着一洗脸盆的花生、瓜子、糖果走到堂屋里来,给坐歌堂的人每人散一把糖果、瓜子,发了新崭崭的五角钱,这个事情,二十多年过去,我至今依旧记忆犹新,心里时时并觉得暖洋洋的、喜滋滋的。

前几年,突然听到姑妈去世的消息,我心里倍感无比地悲痛和难过。我马上向单位请了假,花了120块钱打了一个的士车,赶到了竹山观村七社姑妈的家中,向主持丧礼的表哥送了五百块钱的礼后,我默默地跪在姑妈的棺材前磕了三个头,点上三柱香,烧了一把火纸,在晶莹的泪光中,我深深地知道,从此以后,我再也见不到一生慈爱的姑妈了,我的骨肉至亲从此以后又少了一位了。

从那以后,我便再也没有去过羊驴滩了!

邓四平2019年8月6日2962字记于蓬安



作者简介:

邓四平,男,四川蓬安海田人,生于1974年5月15日,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邓小平故居陈列馆荣誉馆员。从1989年至今已在《中国教师报》、《中国旅游报》、《青年作家》、《四川日报》等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文学作品400多篇,新闻稿件上万篇,共计数百万余字,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省市文学奖。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若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衷心感谢您对蓬安全搜索的关注与支持!

蓬安全搜索总编辑邓四平 报料联系电话:1590827513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