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83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6/22/13/14/122b2e4711eg214.jpg
嘉陵江边垂钓。
http://181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6/22/13/14/122b2ec296fg215.jpg
周子古镇里的古老商业。
http://185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6/22/13/18/122b2efb35eg215.jpg
周敦颐的爱莲池
http://182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6/22/13/20/122b2ea9561g214.jpg
上百年的客栈
http://186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6/22/13/21/122b2f6ef69g213.jpg
俯瞰周子古镇
http://185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6/22/13/21/122b2f74831g213.jpg
要去看百牛渡江了。
http://184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6/22/13/22/122b2f7e895g213.jpg
百牛渡江
http://186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6/22/13/22/122b2f83b2eg213.jpg
河舒豆腐,真的有很多种吃饭,完全不会腻烦
http://185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6/22/13/23/122b2f8d49bg213.jpg
豆腐版的孔雀开屏
http://185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6/22/13/23/122b2f949cag213.jpg
熊掌豆腐
http://184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6/22/13/24/122b2ed95d6g214.jpg
这个似乎叫太阳岛
http://185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6/22/13/24/122b2fa005fg213.jpg
百牛过江
http://181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6/22/13/24/122b2fa5aafg213.jpg
周子古镇
嘉陵江边的世外桃源
位置:南充东北的一个小县城;从成都出城后,上成南高速约2小时后在南江出口下。
为了探寻四川避暑的新宝地,蓬安进入了我们的视线范围。在去之前,我们只知道蓬安是四川东部一个小县城,只知道蓬安有一个因《爱莲说》作者周敦颐而命名的周子古镇。但是,探线之后,我们才发现,一个江边古镇的魅力,真正是在我们的意料之外。一条宛如玉带般的大江将两个古镇隔在了两岸,从高处俯看,整片土地犹如太极图般。嘉陵江是蓬安的生命之源,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蓬安的文化积淀。蓬安之旅,就仿佛去解开一个又一个神秘的传说。在这个江边的世外桃源里,炎热的夏天会因为温柔的江水、静谧的古镇、丰饶的物资而清凉,浮躁的心灵会因为江边垂钓、“百牛渡江”等独有奇观而得到涤荡……
约会河舒
这里的豆腐有188种吃法
成南高速路面很好、弯道较多,道路在山间蜿蜒,穿隧道,过大桥,路两边是青山绿树,奔腾的大江和江边高低错落的人家。下高速路,开始穿越蓬安县城周边的乡镇,路上弯道更多,不过,镇与镇之间的风景却更令人迷恋。近3个小时的车程后,时间跳到了正午12点,我们的车子驶入河舒镇,来之前,就听说这里的豆腐有着188种吃法,在这些以豆腐为招牌菜的餐馆中,河舒豆腐山庄的环境格外幽静。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入门的走廊和通透的天井,老板格外热情,听说我们专程从成都赶来品尝河舒豆腐,便给我们介绍河舒豆腐的由来:据说,河舒豆腐的始祖是西汉时期的“郑驼背”。“郑驼背”当年采用小磨推豆腐,每次往磨眼里只添加两三粒黄豆瓣。每天天刚黑就开始磨,一磨就磨到天亮。平时出门,“郑驼背”总是端着个钵,走路也磨,站着也磨,跟人说话也磨,看人下棋也磨。正是因为“郑驼背”的豆腐磨得格外的细致和精心,做出来的豆腐口感也特别的细腻、嫩滑。从此,河舒豆腐声名远播。
“河舒豆腐发展到今天,技艺越来越成熟。”老板告诉我们,不少人曾从四面八方赶来,想学习河舒豆腐的制作秘籍,然而奇怪的是,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在河舒当地确实能够做出很好的豆腐,但是回到家乡后,却怎么也做不出在河舒时的味道了。我们走进制作间,做豆腐用的是当地产的小黄豆,制作时,师傅们先用河舒镇的一处古井水将小黄豆泡上6个小时,之后用石磨久磨,每次只在磨眼里添加几颗豆子,以确保磨出来的质地够细。与普通豆腐的制作不同的是,磨好之后,用双层帕子过滤豆浆汁。接着,将过滤后的豆浆用大锅煮,并将准备好的石膏水兑到浆汁中。待浆汁凝固成豆花,将之舀到箱子里,压好,最终制成河舒豆腐。“河舒豆腐的制作秘诀是:‘井水泡、石磨磨、双帕过、石膏点’。”要做出最佳味道,其中原料量的配比及各道工序火候的把握才是关键。听完介绍,7道经典豆腐菜已经上桌。外脆内软的炕豆腐、原味豆腐中夹着鲜肉的荷包豆腐、酸甜适中的鱼香豆腐、豆花汤汁辅以蛋清的雪山豆腐,以及长得像极了烧麦的纸包豆腐,还有皮质酥脆馅心松软的金盅豆腐……精美的摆盘造型,丰富的口味,让你丝毫感觉不到这些菜品的主料居然都是豆腐!而这完美的豆腐宴的人均消费仅为20多元!
代笔、打铁
祖传的手艺不能丢
酒足饭饱后,我们驱车进入蓬安县城。经过建设路穿新城而过,再沿着嘉陵路驶到尽头,嘉陵第一桑梓广场映入眼帘。在广场背后,宁静的江水静静流淌,零星渔船漂浮江面,几只客船则泊于岸边。将车子停好,我们沿着滨江路漫步。几分钟后,一栋四层古楼出现在眼前。这是嘉陵第一桑梓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唐初。1楼是开放的通道,穿过这一通道,将进入千年古镇周子镇。2楼是个小茶馆,在这里,只需5元钱你就可以坐上一下午,或摆摆龙门阵,或眺望一下窗外延绵的江水。4楼供奉着三尊神像:道教财神赵公明、文昌帝君和龙王敖广。每年重大节庆,均有居民携带香烛到此祭拜。穿过财神楼,我们一行踏上了周子古镇青石板铺就的街道。质朴的木屋一栋连着一栋,高低错落,或新或旧,形成一种不整齐的美。没有人声鼎沸,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店,走在这里,你甚至会惊叹:在这样一个现代社会里,这里竟然还保存着数百年前最原始的行业:代笔、打铁。
一张写着“代笔”两个大字的黄色旗幌插在墙楣上,门口贴着两张用毛笔写就的“宣传单”,信件、诉状、申请、启事、石碑……均可代笔。打铁铺是我看到的第二家感动的店面,正在打铁的是位小伙子,烧得火红的铁面将他的脸映衬得发亮。“你这么年轻,为什么不出去找份别的工作?”小伙子没有犹豫地回答:“这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丢掉。”据说,因为制出的铁具格外好用,打铁铺的生意一直不错。
在古镇里,许多人家门口都有一块椭圆形的光滑的大鹅卵石,而每家每户的走廊边,也都有着一个穿廊而过的洞。随行的导游告诉我,在过去,周子古镇是个码头古镇,地上的洞是用于拴住马匹,家门前的鹅卵石则是供商人休息的。
偶遇爱莲池
品味百年《爱莲说》
沿着青石板路一直前行,一个紧锁的木门和门前一块写着“濂溪祠”的牌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原来,这是宋代理学大师周敦颐曾讲学过的地方。而在濂溪祠背后,就是给予周敦颐创作灵感的爱莲池。据说,当年周敦颐来到此地,看到满池的莲花娇艳欲滴,创作出了流传至今的著名词赋《爱莲说》。后来,周敦颐长期免费讲学于此。为了纪念周敦颐,人们将周敦颐创作《爱莲说》的池塘取名为“爱莲池”,将古镇取名为“周子镇”。
距离“爱莲池”不远的周子茶馆也因此而得名。茶馆绿色的招牌并不起眼。茶馆里摆放着古老的桌椅,桌面擦得干净亮堂。茶馆的层高较低,光线并不十分好,不过,从茶馆一侧走上相连的平台,却是极其开阔的视野。从这里,古镇各家各户的青瓦屋顶尽在眼底,而不远处的龙角山上,画江楼、吴道子巨型头像也一览无余。在天气晴朗的日子,坐在平台上品着清茶,欣赏着这独有的风景,该是怎样的惬意!
嘉陵江边的夜格外的静,就连白天活跃的渔船也似乎睡着了。在滨江路商业休闲中心临江而坐,江风吹拂着脸庞,呷一口啤酒,品一品炸鱼虾,或者跟老板索要一张光板纸,折成一艘船,将桌上燃烧着的蜡烛置于其上,再将之放入江中……
百牛渡江
最淳朴的生命最令人感动
第二天清晨,登上游船,开始了1个小时的江中历程。船在水中缓缓行进,龙角山、画江楼依次出现,渐渐的,延绵近3公里长的漫滩、水草、树木与嘉陵江水相依相偎。在漫滩西南边的古建筑,就是相如故城。蓬安是汉赋大家司马相如的故乡,相如故宅至今保存完好。船行约半个小时,大片的江心绿洲出现眼前。两个江中孤岛貌似太阳和弦月,因此分别被称为太阳岛和月亮岛。这里一年四季绿草如茵,是牛儿和水鸟们的天堂。在这里,我们幸运地看到了“百牛渡江”的壮观场景。
在朦胧的晨曦中,岸边农户打开了牛圈。上百头水牛成群来到江边,头牛一声长啸,闻令的牛儿便纷纷下水,结成一支整齐的队伍从东岸游向太阳岛。所有的牛儿,全都听从头牛指挥。当头牛前进时,它们跟着前进,当头牛停止时,它们也跟着停止。队伍中,大牛们经验丰富,游得较快,它们总会时不时回头张望,看看有没有小牛或老牛落在后面。有的小牛实在游得太慢,牛爸妈就干脆将它们托在背上,直至游到岛上。当整个队伍行进到一半时,一头“迟到”的牛儿看到队伍已经出发,便飞快地奔入水中,匆忙向队伍游去。几头大牛发现了它,于是呼啸着让队伍放缓前进的脚步,掉头迎接。几分钟后,所有的牛儿都抵达了岛上,它们开始享用一天当中最新鲜的碧草,而鸟儿们则陆续飞上牛背,为牛儿们挠痒痒。普通游客要观看“百牛渡江”,早起是必须的。因为,每天清晨5点、6点,农户们便会打开牛圈,让牛儿们渡江吃草,这已是千百年来养成的起居习惯。傍晚时分,牛群又会自发地集合,一起游到对岸的“家”。看到“百牛渡江”的场景,那种壮观的生态奇观,一定让你过目难忘。
蓬安避暑 4种新耍法
在蓬安,值得游玩的地方都距离县城不远,可以设计出几组不同的2日游线路。比如,登龙角山“天梯”取“龙泉”圣水需要一个早上,古码头的垂钓可能耗去你半天的时间,探访周子古镇,体验古镇生活,半天时间才算充足,而泛舟大深南海,感悟人间仙境,你甚至会觉得半天太短……在蓬安,漫步、登山、游船,水陆空几种旅游方式你均可以体验到,而不同的方式,将带给你不同印象的蓬安。
耍法1
古码头边做盘“钓鱼翁”
鱼,是临水古镇所独有的优势。在滨江路边,在古码头,每天都有人支起鱼竿,静心垂钓。在碧绿的江面上,随处可见细长的小渔船。每天清早,小渔船就被摇到江中,撒网、静候;傍晚,收网,装鱼。捕鱼者中有老者,也有年轻人。也许有人会认为,钓鱼是闲人爱好,无聊单调。事实上,在蓬安人看来,在宽阔的大江中钓鱼,因为不知道将会有怎样的鱼儿上钩,而令人格外憧憬。因为,钓到了剑鱼,和钓到了大河马甲是完全不同的。
无论是江边的周子古镇里的鱼庄,还是县城中的饭店,鱼的供应都相当丰盈。不过,鲢鱼也许天天都有,而要吃到大河马甲一类的“高档货”,也许就要碰碰运气了。如果你也有兴致做一盘“钓鱼翁”,不妨带上自己的渔具前来。这里可是没有专门出租渔具的地方,钓到了鱼只要花上少量的加工费,周边的鱼庄或饭店将会很乐意为你精心烹饪。
耍法2
泛舟大深南海
见到了清澈的湖水,总会让人产生泛舟湖中的念头。而位于蓬安县境南部国道318线附近的大深南海距蓬安县城30余公里,是50年代人工筑坝形成的中型水库,可以坐上快艇,工作人员将为你驾驶,只需20元的价格就可以环岛游。
荡舟大深南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雄伟的水库大坝和别致的雕塑栏杆,坝高38米,长219米。坝外坡上题写的“大深南海”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雪白的栏杆上,栩栩如生的金鱼、海豚图案点缀其间,大门似两个倒置的海螺,别有韵味。沿湖山麓,怪石嶙峋,微波拍岸;碧水幽幽,波光闪烁。绿色的山坡上,牧童扬鞭,逍遥悠闲;茂密的丛林中,田舍错落,炊烟袅袅。山是座落在水上的岛,岛是飘浮在水上的山,湖光山色,如诗如画。
大深南海的五座山峰形成五个半岛,若干峡谷,汇集500多种植物,30多种野生动物。五马归槽、象鼻山、帽尔梁还演绎出许多动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张献忠、司马相如、颜真卿、苏东坡等历史文化名人都曾在此神游和隐居。南海上最美的是皇冠岛,又名帽尔梁,形似浮水彩帽。柏树、青杠、桃竹、芦苇依山傍水,景象迷人。别致的欧式建筑“迎宾楼”金碧辉煌,亭台水榭古朴典雅,在青山绿水的衬托下格外惹眼。
耍法3
到白云山听松涛
“迎山风送爽,品林中幽静。”在盛夏里,每一个到过白云山风景区的人,都会拥有这样的感触。白云山森林风景区位于蓬安县南部,距县城33公里,紧靠318国道,临大深南海。林区面积7575亩,最高峰海拔达827.3米,是县境内的最高点。这里有马尾松、白木林、黄荆、马桑、女贞等乔木灌木丛林,还有樟木、檀木、红豆、水杉、银杏等珍奇树种,有草木植物400余种,还有画眉、斑鸠、蛇类、狐狸、白鹤等飞禽走兽37种。
进入林区,花草芬芳四溢,灌木丛随风逐浪,苍翠欲滴。树木遮天蔽日,阵阵松涛呼啸而过,有如万人合哼一曲无名歌。进寨门不远便是白云湖,传说是仙女下凡洗澡的地方。白云湖中建有水中亭台,旁边是灯盏岩景点,清朝咸丰年间,反清义军准备在白云山建立根据地,后被团练李文通出卖,义军被重重围困,一位仙女为救义军,在岩上凿洞,用桐油点灯草照明,带领义军突围出山,后人将石窝命名为灯盏岩,记录义军壮举。
沿回音梯,经龟蛇岭,登观景亭看日出,更是又一美景。山下白茫茫一片,云天相接处,泛出一道微红,慢慢扩散开来,颜色越来越鲜艳耀眼,天空、云海都镀上一层金红色。霞光散射,天空便出现淡蓝、金黄、桔红、鹅绿等色彩。慢慢地,火红的圆球完全脱离云天相接的那一平面,把万缕朝霞洒向人间。
耍法4
登龙角山取“龙泉”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