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天眼正道
天眼正道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005
  • 关注人气:3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玉器永远不和瓷器碰

(2021-01-28 18:13:33)

我们经常说做人要有格局,但是什么样才叫有格局?

答案很多,对我来讲,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遇到烂人不计较,碰到破事别纠缠,玉器永远不和瓷器碰。

首先说说为什么不要和烂人计较?

1)和烂人计较,十有九输

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报道,在香港迪士尼乐园,遭遇两个大妈插队,被一个香港女孩指责后,其中一个大妈用极其恶毒的语言,对这个女孩进行辱骂。
当时有个小伙子站了出来,帮女孩子说话,结果却很丢人。
那大妈说小伙子之所以帮腔,是看中了女孩的姿色,还有鼻子有眼地描述:“你小子,好多次偷瞄那妞的胸脯,你以为我没看见?”
小伙子当时就哑火了,因为纠缠下去,小伙子只能说没看,那大妈会说你就是看了,小伙子又说我哪里看了?大妈还会说,你明明看了,还咽了口水......
这种无中生有往往让你洗不干净,若想反击,唯有以暴制暴,指责那大妈刚刚一直在偷看小伙子的胸脯。
但如果这样,岂不是也沦落成和她一样?这不是小伙子希望的,因此他只能默默吞下苦水。
所以,为什么和烂人计较十有九输?
因为烂人是没有底线的,他也要把你拉入这个没有底线的战场。
你想要底线,就输掉这场战争,不要底线,输赢未知,但最起码你先失去了底线。
就像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所说: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会回以凝视。因此,你和烂人计较,多半的结局是输。

2)你改变不了世界,也改变不了烂人

这世上很多有责任心的人,都希望能维护社会公德,改变他人的不良习气,但往往事与愿违。
我记得有个网络作家,讲过他父亲曾经中风的经历。
这位网络作家的父亲,是一位老员,以前负责群工作,刚刚退休在家。老爷子有一颗侠义心肠,喜爱管点闲事。
一次,看到小区人行道上停着一辆车,由于人行道窄,路过的街坊邻居很不方便。
看到车里还坐着一个年轻人,老爷子便过去交涉。
可是任凭老爷子苦口婆心,那年轻人仍巍然不动,后来年轻人实在烦不了了,怼到:
“老家伙,滚一边去吧,你是闲得慌对吧?!”
这事儿两天后,老爷子就中风了。
“当时这位父亲心里就憋着口气,他最不能释怀的是,自己明明句句在理啊,现在的年轻人怎么连道理都不讲了?”

网络有句话叫“绝对不要和傻 X 讲道理”,话虽糙,可理不糙。
因为烂人(傻 X) 都是来自另外一个平行宇宙,他们的价值观和处世准则,都是和我们截然不同的,你教育不了他们,反而会身受其累。
因此你改变不了烂人,如果他们能被改变就不叫烂人了。
记得一位名人曾经说过:“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洋”

就像原来我们看过一部电影《古惑仔》,片中的莫文蔚,对传教士父亲的劝告,不要再动员古惑仔们信教了,这不会有任何改变,就算他们都信了教,也还是“信了教的古惑仔”。
当然,我们不是向烂人屈服,而是让你藐视他们的存在,更不要因为烂人,搭进去自己的身体、时间、精力和尊严。
你要相信一句古话:“恶人自有恶人磨”,对于烂人,别理他,让他加速糜烂,就是最好的报应。

再说说为什么碰到破事别纠缠。也说两点。

1)多数破事,都是无法挽回的

“破甑不顾”的成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人在行路中,看到一个人背着瓦罐,正走着,瓦罐突然掉落,碎了一地。
那个行路人,头也不回,看也不看,继续走路,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有人问他:“为什么你的瓦罐摔碎了,你连瞅一眼都不瞅呢?”
那人铿锵作答:“破都破了,再看还有毛用?”
路人觉得这哥们是个人才,就劝他好好学习。此人也听从建议,进行长达十年的求学,终有所成,名雀天下。

这个成语故事,和西方一句谚语同工之妙:“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可是多数人并不能做到这点。
老板的责备,让你郁闷 N 天,见了老婆也没好脸;
没赶上公交车,让你戾气满满,见了同事忍不住怼上两句;
堵在路上,燥如热浪,你不停的按喇叭,咒骂前方的车流......
是啊,我们经常为无法挽回的破事,而一再自寻烦恼,可这不是另一种自虐吗?
有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一次上课,给学生讲了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全班哄然大笑。
接着,开始正儿八经地讲课。
没一会,他把刚刚那个笑话又讲了一遍。
这时,几个学生应酬式地笑了两声。

万万没想到,讲了一会课后,把之前那个故事又详细的复述了一边。
这次,没有人再笑了,大家面面相觑。
这时,教授说到:“大家不会为了同一个笑话,一笑再笑,可为什么,大家却总为同一件破事,而反复烦恼呢?”,修炼钝感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2)你常和破事计较,往往因为你正经事太少

公司曾淘汰过一名员工,一是情商低,二是太矫情,让人烦。
怎么矫情法呢?
就是感觉他天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是觉得活太多,就是其他人不帮她,要不然就是对别的部门的人指手画脚。
她花太多精力在这些破事上,而真正该做的事却没怎么做,最后被公司淘汰。
他的矫情和工作效率低下低下,本是相互滋养的共生体。
越不去做正经事,注意力就越容易聚焦在破事上。而那些破事,仿佛自带磁场,相互吸引。渐渐你就会沦陷更多的精力,也难腾出空间去做正经事。

想起一个心理学家的说法:
每个人处理的每一件事,都是“大脑重塑”的过程。与什么样的事打交道,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扮演”相应的角色,直到真正成为那个样子。
所以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你就有可能变成那样的人。
每天纠结破事,破事就会对你越来越重要,直到彻底 的迷失。

与烂人和破事纠结往往是与自己纠结,或者对自己无能的纠结
之前网上有一个故事。
一个女孩,因为牛肉面里的肉太少,和老板吵了起来。
吵着吵着就哭了,有好心人就劝她:不就几片肉吗?这种破事不值当,别哭了......
结果女孩哭得更伤心了,好心人想了想又劝:唉,这种奸商,烂人一个,不值得,别哭了......
谁知女孩还是哭,最后女孩说到:“我不是因为这破事,也不是因为那烂人,而是自己毕业了几年,竟然还要为了碗里的几块肉和别人争执,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是的,我们与烂人和破事纠结,往往是与自己无能的纠结。
“人的一切痛苦,都是源于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因此,那些烂人和破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我们自己无能的映射。
所以,为什么玛莎拉蒂从不和出租车抢道,为什么马云从来不关心哪个自媒体又怂了他?
因为玉器永远不会和瓷器碰。

不久前发生在身边的一件事,一位好弟弟的朋友,年轻有为,事业做的风生水起,一次去洗车,因为车没洗干净,和洗车工发生了口角,洗车工是刚被释放出来的劳改人员,随身携带一把小刀,上去就是一下,就是这一下,一个鲜活的生命陨灭了,只有30几岁,人生最美好的年龄,一句话的代价太大了。所以如果你把自己当做玉器,那就请珍惜自己。

有人可能会问:“我现在还没那么强大到无视破事怎么办?”我还没成为价值连城的玉器怎么办?
那你最起码要学会管控情绪,学会建立自己的价值感。

什么是价值感?
就是你要明确,自己实实在在想要的,而且愿意全力以赴的事是什么。
此时的你,注意力就会封闭在一个隧道当中,无关痛痒的人与事,都被视为可有可无的配角。

正所谓,易定者无感,易感者无定。
也正如所有有价值感的人,所有能做出一定成就的人,他们都能不受外界纷扰,明确照见自己要达成的价值,以及此时此刻最重要事是什么,这就是一种价值感。

而我觉得,下面这个故事,就是对价值感最好的诠释:
肯尼迪访问美国宇航局太空中心时,看到了一个拿着扫帚的清洁工。于是前去慰问:“这位师傅,在扫地啊?”
结果,这人头也不抬回答:“不是,我正在帮助一个人前往月球。”
这就是有价值感人的理解,对于他们来讲,有些人和事,是根本不存在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