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发行和簿记建档发行,哪种发行方式对发行人更有利?
(2019-01-03 17:40:56)招标发行就是在固定的时间内,一般是两三个小时左右,通过投资者竞价或竟量(国债的增发)申购来完成发行。
簿记建档需要先预路演,根据市场表现出来的情绪,承销商设定投标区间,然后进行路演,随后承销商与投资者逐一进行沟通,将每一投资者的申购价格与数量汇总起来,最后承销商与发行人根据投资者的反馈商定发行利率,这整个过程比招标时间长得多。
簿记建档能让投资者对发行人的了解更充分,发行成功率更大,但明显比招标发行麻烦得多。国债、政策性银行债一般都是招标发行的;而企业发行的SCP、CP、中票、企业债、公司债什么的,除了有政府背景的国有企业以及中石油这个级别的大公司,均采用簿记建档完成发行。
招标发行和簿记建档作为债券发行的两种方式,除了申报操作和名称上有一些不同,其他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异。比如现场操作时,一个在中债登的招标室,一个在中债登的簿记室。至于哪种方式对发行人更有利?
简单举个例子,比如商业银行的二级资本债发行,可在申报时自由选择未来是招标发行还是簿记建档。
两者的区别在于:簿记建档当天,现场工作可由券商人员代替操作。
招标发行当天,现场工作必须由发行人进行操作。所以,簿记建档更有利于正派的发行人,毕竟能省个差旅和住宿费用。如果发行人是大甲方,我只能说簿记建档更有利于券商了,毕竟省得是券商招待的钱。
至于哪种方式对发行人更有利?簿记建档。更灵活。毕竟招标是在系统里进行,即使出现小插曲小意外,需要延时的话,也要在系统里披露出来。而簿记建档,有些小插曲小意外需要解决的话,私下里延时是比较隐蔽的,毕竟大家现在预簿记都玩的很溜,时间一拉长,万事好商量。
作为两种主要的债券发行方式,簿记建档与公开招标发行各有特点,采取什么样的发行方式发行,对该品种的一级市场发行效率、发行价格、上市交易流动性往往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从两种发行方式的定义上来看,簿记建档与公开招标发行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主承销商及发行人对发行利率(发行价格)、分配数量的决定机制上。合适的发行机制能够在一级市场的发行和需求之间取得较长期的平衡和出清。
由于公开招标发行更适合投资需求旺盛、市场接受程度较高的发行品种,类似国债、政策性金融债这样市场主流投资品种利用招标发行既保证了发行成功,又合理地实现了发现价格的功能,每期国债、政策性招标的招标结果往往被作为二级市场走向的风向标。
至于哪种发行方式对发行人更有利,本人认为采取簿记建档发行优势更多一些:采取簿记建档发行的信用债发现价格的功能往往却不在一级市场。市场需求旺盛的时候,一级簿记市场拿券投机者在一级半市场卖给二级市场真实投资机构,一级半市场的成交利率才是真正二级市场走向的风向标;市场需求不足的时候,一级簿记拿券的投资机构交易意愿不强,大家更多的也是关注上市之后二级市场的成交利率。
在实际操作中,目前信用品种的发行多数采取簿记建档的方式发行,这和信用品种个体差异较大,投资者接受程度不如国债、政策性金融债有一定的关系。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两年随着信用债的迅猛发行、上万亿规模的存量和二级市场交投活跃,市场对较高信用评级的信用品种接受程度已经相当高。在一二级市场存在价差的市场情况下,一级半市场信用品种成交可以用红火来形容,目前较大发行量AAA评级的企业发行短融、中票已经可以选择公开招标的方式发行。随着接受程度的提高,招标发行也许将会是信用品种更流行的发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