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学生心理特点及需要家长配合学校的工作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和心理常识 |
高二学生心理特点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
处于青春期的高二学生,在生理、心理上有这样一些特点:
①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许多是质的变化,他们对自己的认识更自觉、更深刻,经常关心和考虑有关自己的各种问题,头脑里常出现
“我长得怎样” “别人怎么看我” “我是什么样的人”等问题。
②青春期的孩子的心理处于易冲动阶段,格外敏感,情绪起伏变化很大:时而精力旺盛,时而无精打采,时而信心百倍,时而沮丧胆怯。
③青春期的孩子的心灵具有很大的闭锁性,随着情感的日趋丰富与深刻,他们开始寻求自己的内心空间,信守属于自己的一份秘密,喜悦与悲伤,快乐与苦恼常常彼此交替,有时内心深处有一种空虚感和失落感,但是他们会在表面上若无其事或虚张声势,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向父母师长吐露和交流,同时又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这些特征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情绪甚至成长,极为需要父母的悉心呵护和正确的指导,帮助他们取得心理平衡、克服心理冲突、积极乐观地度过这段心理性的断乳期。
第一: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正确对待成绩变化,始终做孩子的坚强后盾。
高二学生除了每学期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试,还要参加五门会考,考试的压力也不小,家长们应正确对待孩子的成绩及其变化。任何好或者不好的成绩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对自己孩子的成绩家长要心中有数,给孩子一个合适的定位,做到始终关注与鼓励。比如您了解您的孩子所有学科中学的最好的是哪一科?最爱学的又是哪一科?当孩子遇到挫折或考试失败,家长不要一味责备,孩子做错了事,立刻责问他:“你为什么这样?”用直压的方法想使孩子反省,但是孩子在想反省之前,心中已先产生了反感及反抗的心理,所以无论你多大声地责骂他,也不会有作用,而且这样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助长了自卑感和自我否定情绪。如果这样不愉快的情绪反复产生,孩子将预感失败,而不敢尝试,缩手缩脚,消极的自我评价会顽固地保存于人的潜意识中,对人产生持久的影响力。对失败进行的鼓励,是对孩子表示关切之情,帮助他建立正确的态度和再次尝试进步的信心,只有这样,孩子积累了大量的成功和失败后成功的经验,才能真正建立起自信心。现代教育观提倡赏识教育,对孩子多鼓励,及时予以肯定和恰当的帮助,当孩子有进步的时候,家长应肯定他的进步,就是肯定他的自信心,又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但关注不等于一味的督促和唠叨,对孩子一味地督促是有害的,有的家长工作忙或因其他原因,仅在早晚或吃饭的时候,或一周才能和孩子见上一面,由于时间紧,往往容易急于求成,对孩子常说:“专心、抓紧、听话、你要考上大学就给你重奖”等等。家长的愿望诚然是良好的,但经常这样唠叨,就会给孩子施加压力、火上浇油。过分的督促是造成孩子非智力性因素严重缺失的置换手段,是变形的包办代替。
信心和勇气是走向成功的精神支柱,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师、家长的悉心呵护和加倍鼓励。家长不要仅仅把眼睛盯在成绩上,放下你的面子和过度的自谦,仔细发掘你的孩子的优势,别吝惜你的鼓励与加油,始终站在孩子的背后无条件的支持孩子吧!
家长不要限制孩子的交往,要鼓励孩子的交往。一方面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迫切需要交往,需要与人分享。他们不再满足于老师和父母的教导,而是转向同伴和社会。他们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的交往对象主要是同龄人,同龄人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往往超过其他任何人;另一方面一个交往能力强的人能够较好的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关系,得心应手的对付各种场面,善于调节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善于从环境中汲取有益的信息来促进自己的学习。
与孩子交流人际交往的感受和技巧。他们的自主性虽然逐渐增强,但是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学会忍让,易冲动,在交往中常会发生一些矛盾,而且由此引起的不良情绪持续时间长,甚至会对他们一生的交往产生影响,家长有必要指导孩子学会了解他人,体谅他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冲突及由此所引起的不良情绪。家长可以把自己与人交往的经验技巧告诉孩子,与孩子交流,比如要有一颗与人为善之心,要有友好相处的愿望,在交谈中要学会倾听别人的心声,要用眼睛注视别人的表情,仔细把握说话人的一切语言和非言语动作,真心关注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关注,要用真诚的心关心人,帮助人,这样才能获得真诚的友谊等等。
第一、塑造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有疏通的渠道,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要尊重孩子,尽可能少地在外人面前数落孩子的不是,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留面子、留机会;及时地尽可能多地和女儿沟通,多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改正错误;对女儿的教育要心平气和,讲究方法,要疏导而不是强制、打骂。
第二、要真正平等地与孩子交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第三、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专心致志。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家长不打麻将不大声看电视,最好也来学习。当父母的,尽可能的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来亲自照料孩子,帮助孩子安排好休息饮食,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
第四、组织积极健康的家庭生活,使学生的剩余精力得到消耗。
学生的精力充沛,又厌烦枯燥无味的机械重复的生活,我们学校和家长要一起想办法,组织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来吸引他们,既要让他们在业余生活中得到各方面能力的锻炼,更好的促进学习,又让他们多余的精力得到消耗不因无聊而惹是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