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阳县教育局中期目标考核散记
为期一周的中期目标考核已经结束了。然而留给我们的思考远远没有结束。尽管存在的问题不少,但能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开拓创新,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奉献的先进事迹,更是屈出不穷。
大部分的农村学校,表现为经费异常紧张,生源严重不足。可当你走进公益民中心校,这里的一切又告诉了你对问题思考的另一个视角。公益民中心校位于固阳县东南公益民乡大南窑子村,考核组的成员进入学校的大门,印入眼帘的是粉红色的砖地,高低掩映的绿树,整齐而明净的校舍。最使人感动的是校长张润厚的报告,他说:“我们尽管经费紧张,但我们与村委紧密联系,把过冬的煤已经运回学校,村委又帮我们维修了房顶,硬化了校园,维修了校墙,共捐助学校财物折合人民币约10000元。我们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使教师和学生从网上获得更多的信息。”考核组成员翻动着从教育网上下载的一叠材料——关于探究式教育的十几个专题,心中沉甸甸的,穷山僻壤之中,师生们都在探索着都市学生的学习方式。虽然没有多少经费,但不使一个孩子辍学,不使一个孩子受冻。在这里钱不是主要的东西,最值钱的东西是领导和教师对问题思考的方式,他们不是悲观地等待,而是积极地争取和进取,把工作做到最优化。
这次考核,局领导亲自带队,认真听取各单位的汇报,检查各单位的档案资料,并且做好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力争客观公正。局长说有比较才有见解。的确,工农路小学的课外活动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学校自编了一套工农路小学的校操,活泼、生动,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光明路小学和新城小学举办了师德杯演讲比赛和论文研讨,在师德建设年和教育教学管理年中,使教师在灵魂深处得到升华。蒙古族小学把各项制度和治校方略制定成册,全校师生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
小学教育五彩缤纷,中学的成果也颇丰厚。固阳县职业中学,建起自己花卉种植园和装饰装潢实习实践基地,并且与包头市第四职高联合办起了驾校,在这样宽泛的职业育人环境中,今年高考,本科上线37名,其中有一名同学排名自治区第3名。固阳二中,以教学质量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以科研兴校,几下江南学习洋思中学,遍邀名家大师入主二中讲坛,面授机宜。给考核组成员极大的震撼,应当是二中中考成绩大幅提升,2000年二中中考成绩曾经排名全县第8,而2003年一跃排名全市前4名,今年二中中考上500分的学生人数达158名。成绩只代表过去,二中人要用3—5年的时间把固阳二中办成内蒙西部的名校。
谈起办名校,考核组不能不提银号中学,银号中学过去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农村学校,也同样面临着生源枯竭、经费不足等问题。但银中人办学理念之新颖吸引着四方有志的莘莘学子,他们认为“游泳是游出来的,舞蹈是跳出来的,英语是张口说出来的。”对待课堂银中人刻意雕琢,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结合实践、结合教材、结合学生进行说课、评课,并且举办一系列的达标课、校内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功夫不负有心人,银中的中考成绩2002年之前,上重点人数廖廖无几,2003年达到24人,今年中考500分以上的学生数达38人,重点率22%。如此辉煌的成绩,使固阳县父老乡亲怎能不满意,县长们把小孩送来了,齐齐哈尔的学生也来了,住校生人数增加到1000多,他们“选择了银中,便选择了希望”。社会有志之士注入资金30万元办起银中学生公寓,激活了办学机制。老师每天早上也能吃上学校补贴的早点……
纵观固阳教育,不用谈固一中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用3—5年的时间把一中办成包头市高质量、有特色、科研型的名牌高中的目标和一中人卧薪尝胆、厉兵秣马,决胜千里之外的雄心,也不用谈县委政府解决中学宿舍取暖问题所痛下的决心,更不说固阳县教育局为包头市每年输送将近300名重点高中学生,单说我们的老师们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办教育所付出的艰辛就使我们考核组的成员不胜感动。
这次考核,上至教育功能、教育目标、教学管理,下至课堂活动、一本教案、一本作业,言无不尽。
2004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