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是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提问的有效性是决定教学过程顺畅、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的提问、适时的引导,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及幼儿的创作水平。在多年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我发现自己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对孩子进行提问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发现自己的有些提问对当前的美术教学活动实际上没有什么效果,只是自己为了组织孩子或者是自己的口头禅,针对自己的发现,我在美术活动中针对提问的问题做了一些努力,力求使自己的提问真正做到有效性。
一、教师的提问要注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对事物一旦有了兴趣,往往注意力特别集中,观察事物仔细,感受也深刻,让孩子凭自己的直观印象,大胆地、无拘无束地把他对事物的感受,结合想象,用绘画这种独特的语言表现出来。而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注意方式:
(一)要忌讳一些口头禅似的提问:如,小朋友们喜欢这幅画吗?小朋友们看这幅画漂亮吗?大家想不想来制作这个手工作品呀,等等,这些提问让孩子们形成了习惯性的回答:喜欢,漂亮,愿意……所以老师的这种提问没有真正的意义。会是幼儿对整个教学活动失去兴趣。
(二)提出能让幼儿动脑筋想一想回答出来的问题。要真正的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就要用神秘的语气提出能让幼儿动脑筋想一想回答出来的问题。如在我组织小班上期美术活动《我送妈妈一束花》中,我扮兔老大用非常神秘的语气告诉幼儿:妈妈生日了到了我要送妈妈一束花,看!我送妈妈什么颜色的花?幼儿要注意看老师手中的花才能回答出来红色,接下来我又扮兔老二,着急的语气跑出来说:“我也想送妈妈一束花,小朋友替我想一想我送妈妈什么颜色的花好呢?”这一次幼儿要动脑筋才能说出来自己经验中的颜色。这次美术教学活动中幼儿始终要看一看,想一想才能回答出老师的提问,他们的注意力应该说是非常集中的。表现出来的兴趣也是十足的。
(三)教师的提问要趣味、新颖。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一群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提问的类型和形式一定要多种多样。教师在提问简单的问题时可以让幼儿直接回答,在提问相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幼儿回答起来有相应困难的时候可以用选择方式让幼儿有选择性的回答。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可以直接说出来答案让幼儿判断。如:在中班活动《画妈妈》老师问:贝贝你妈妈长什么样子呀?问题太笼统贝贝回答不出,老师可以进一步问:你妈妈的头发是长的还是短,脸型是圆脸、方脸还是瓜子脸?眼睛是大还是小,等等。如果贝贝依然说不出,老师可以进一步说:哦,原来贝贝妈妈圆脸,大眼睛还有长长的头发,真漂亮。另外教师在提问的方式上不要居于单个提问或者是大家一起回答,可采用多种方式提问的方法进行提问,如:女孩子把对这幅画的感觉告诉我好吗?苹果队的孩子们说一说这只小松鼠的尾巴像什么?……这样,孩子们会兴趣十足的等待老师提问的对象。时刻准备着自己来回答问题。
二、教师的提问要注意激发幼儿想像的兴趣与欲望。
现代教育要把培养创新精神放在重要地位。幼儿时期是实施教育的最佳时期,我们要在幼儿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教师的职责是发掘孩子的艺术潜质,通过美术教育来拓展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幼儿从事绘画活动,是在表达自己看到的、知道的和想到的事情,孩子有创造符号的能力,有表现表达的兴趣与愿望。因此,教师的在提问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有利于幼儿发挥想像的的因素,进行提问,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扩散想象。让幼儿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想像进行创作,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作品富有独特的个性。
(一)想象的游戏与激发想象的提问相结合
在每一次美术教学活动中我都要做一些激发幼儿想象的游戏,然后加上一些能够激发幼儿想像的兴趣与欲望的问题,如在组织中班活动《在蛋壳上作画》之前,我就先请孩子们想像蛋壳的用处,孩子们有的说可以做小蚂蚁的船,有的说可以做小兔子的衣橱,有的说可以弄碎粘贴作品,还有的说可以制作一个蛋壳水杯喝水,孩子们的想像真是太丰富了。接下来我拿出来自己的蛋壳作品,让孩子们观察并回答教师的提问:你猜老师的这件作品是给谁设计的?为什么?一个“猜”字,一个“谁”字,一个“为什么”,让孩子们想像的闸门在刚才的基础上更顺畅地打开了。一个问题让30位孩子有了30个答案。结果在幼儿自己创作作品时,整个蛋壳上边成了各不相同的图画故事,孩子们不但在蛋壳上画上了自己想像的图案,还把自己的作品讲成了充满想象的故事。
(二)善于抓住有利于幼儿发挥想像的因素。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于幼儿发挥想像的因素进行提问,这样有利于幼儿从多角度回答问题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让幼儿创作出富有个性的作品。
三、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要有针对性
在每一活动之前教师都要明白自己的教学目标,把握好重难点,针对重难点进行巧妙的提问,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拓展幼儿的视野,提高教学效率。如在大班美术活动《漂亮的汽车》中,老师在课件中制作了各种各样的汽车,请幼儿一一观察过后教师就提问:“这么多汽车有没有一样的地方?”“汽车身上都有什么呀?”“车轮、车窗、方向盘”等,教师针对活动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问让幼儿直接进入正题,在绘画汽车过程中孩子们就不会漏画车上的车门车窗车轮了。另外,教师在请幼儿回答问题时一定要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对于一些简单的想想就能回答出来的问题就可以请一些年龄偏小,能力稍差的孩子来回答如:“这朵花有几个花瓣呀!”“今天老师为大家带了几种作画用的水粉颜色呀!等。对一些稍难的需要动脑筋才能回答的问题就要请能力较强的孩子来回答。
四、在展示作品环节中,适时提问、相互学习。
展示是指幼儿展示作品的机会,让幼儿通过比较自己与同伴的作品来判断和自我评价。幼儿的美术创作是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幼儿相互学习借鉴的地方,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大多数幼儿都有创新的愿望,乐于在同伴面前显示才能。在此环节中教师如果能适时的提问,幼儿此时的学习会记忆深刻,如在大班美术创作《跳舞的线条》活动中,佳佳小朋友的作品尤其收到大家的青睐,因为佳佳无意间自己发明了复色的涂法,使作品显得与众不同,大家都来欣赏,这时,老师会故作惊讶的说:哇,这种颜色是怎么涂上的呢?大家七嘴八舌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时,老师又请佳佳为大家演示了他的发明创造。结果这种复色的涂法,老师没有专门讲述,全班孩子基本上都会了。
总之,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提问非常重要,要在了解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既讲科学又讲艺术并采用恰当的提问方式,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我们的提问中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创作出富有个性的作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