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博苑成大幼儿园
博苑成大幼儿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79
  • 关注人气: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重要性

(2013-04-28 13:52:45)
分类: 教研主题

教研活动时间2013417 

教研活动地点:北京博苑成大幼儿园大厅

教研人徐赛男

教研参加人员:各班主班及主要负责人

教研人: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有一段名言:“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宗者,大抵始于家庭之中。”对于幼儿来讲他们最初认识事物,了解社会都是通过直接感知的,也可以说,家庭是幼儿出生后所经历的第一所学校,让幼儿在和谐、温暖、规范的家庭环境里健康成长,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智力开发和思想品德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就显得格外重要,做好家长工作能使幼儿园的各项保教工作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形成家庭和幼儿园的同步教育。
一、开展家长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
  现代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认为:对于幼儿来说,家庭是最自然的生态环境。人类最初的幼儿教育是家庭承担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责任转移到幼儿园。幼儿教育发展到今天,从“还幼儿一个正常的社会生态”的观点出发,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又重新受到重视,时至今日,幼儿教育离不开幼儿园,但幼儿园却不能取代家庭。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个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在家园合作中,幼儿园应处于主导地位,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论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时所说:“学校应当领导家庭。”这是因为幼儿园是专业的教育机构,幼儿教师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幼儿园应比家庭更能认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和目的性,因此幼儿园如何开展和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是当今幼儿教育中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要提高幼儿的素质,光靠幼儿园是谁也难以实现的,唯有重视家长工作,努力做好家长工作,帮助家长转变观念,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来,使他们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由此可见,家长工作在幼儿教育工作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做好家长工作,帮助家长转变观念,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
由于年龄、学历层次及所处环境的不同,家长们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所持的态度、观念往往也各不相同。在对待“家长如何对待孩子提出买昂贵玩具的要求”的问题时,发现有的家长就认为,孩子是家庭的唯一希望,只要是孩子喜欢的就应该买,为了孩子什么都可以舍弃,惟独不能让孩子受委屈;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这种要求是无理的,应该制止,实在不行就打;还有的家长则认为,买不买应有家长说了算,不能由孩子来决定……等等。观念各不相同,行为、方法也就自然不相同,有的家长主张采取粗暴的打骂,有的家长则主张以哄骗为主。此时,转变家长不正确的观念与行为,开展家长工作刻不容缓。当然,家长的这种观念,不是一时形成的,因此,在开展家长工作的时候,作为教师不能寄希望于一次、二次家长指导活动就收到实效,而应该把家长工作纳入我们的日常工作之中。为此,我们利用早晚接送孩子的时间与个别家长进行沟通,利用幼儿园的宣传橱窗,家长园地的“观念与思潮”栏目等向家长介绍最新的教育观念,向家长发放宣传材料,同时还组织家长听专家的讲座,看有关的录像,举办“家长座谈会”、“育儿经验交流会”、“家长辨析会”等多种形式的指导活动,多渠道地开展家长工作,让家长通过对照自己与他人的教育方式来自觉地更新自己不正确的观念与方法。事实证明,通过一系列的指导活动,家长们都认识到,如果一味地满足孩子,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则有害而无益,一些原本主张打骂的家长,现在已能采取说理的方法与孩子交谈,有的家长则变得越来越民主了,能够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再是一口拒绝了。由此可见,重视家长工作,并努力做好家长工作,对于转变家长的观念至关重要。家长观念转变了,落实到行为上,也会相应的有所改变,观念、行为转变了,家长的家教水平也就自然慢慢提高了。
(二)做好家长工作,有利于家园同步,形成家园合力。
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已提出“家园共育”这种观念。“家园共育”的本质特点就是一个“共”字,即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家长观念一旦转变了,家长就会正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之间的关系。要达到“共育”,仅仅转变家长的观念是不够的,还应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了解教师的工作。因此,我们在改变家长观念的同时,把家长请进幼儿园,开放“家长半日活动”,举办“家委会成员联谊会”,让家长直接参与孩子的活动,观摩教师的教育工作。同时,还充分利用定期更换的家长园地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内容,近期开展的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了解教师和孩子,明确家园配合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家长才有可能来配合幼儿园的一切工作。例如:在“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习惯”时,仅靠幼儿在园学习一些礼貌用语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家长的配合。为此,我们首先转变家长的观念,让家长明确从小培养孩子文明礼貌习惯的重要性,明确幼儿园开展活动的目标及手段,然后注意在家对孩子进行引导,并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从而达到家园目标一致,促使孩子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试想,如果仅凭教师的说教,家长不管不问,甚至看到不文明的行为也不及时加以纠正,或者家园意见不统一,那么,孩子怎能养成好的习惯?由此可见,重视家长工作,努力做好家长工作,有利于家长的主动配合,从而达到家园同步,形成家园一致的教育合力。
其三,做好家长工作,有利于家庭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更好地为课程建设服务。
随着教育的发展,幼儿园课程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如今每个幼儿园都在努力地探索适合自己幼儿园实际的,即所谓的园本课程,而实践告诉我们,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教育资源的利用至关重要,其中就包括家庭资源的利用。 

二、当今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不同,孩子发展状况各不相同,家长的素质、教养水平也大相径庭,由于家庭教育是在父母和子女共同生活中,通过双方的语言交流和情感交流进行的,孩子对父母有特殊的信赖,他们往往把父母看成自己学习上的蒙师、德行上的榜样,生活上的参谋,感情上的挚友。父母对子女教养的态度、观念、期望和教育方法上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今父母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着不少观念和行为盲点和误区,致使幼儿园在开展家长工作的时候感到困难重重,影响了教育的质量,甚至阻碍了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这些现状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分溺爱
  由于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多家庭还出现421结构,家人把孩子看成自己心血浇灌的对象,倾注过分的爱,形成严密的保护层。比如不让孩子离开身边,或者是怕孩子受欺侮,又或者怕不卫生、学坏,不让他们独立的活动,一切都由家人包办代替。有的父母对孩子的爱还缺乏理智,孩子提出的要求总是百依百顺,明明是错误的行为,却要百般庇护,从来不敢说“不”。 特别是一些老人深受“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观念的影响,在教养态度上极容易出现溺爱,纵容护短,包办代替,造成孩子自理能力低下,社会适应能力极弱,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孤独、自闭等心理问题。
(二)亲子关系淡漠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父母忙于上班、工作、学习进修,他们无暇照顾孩子,只能把孩子交给老人或保姆照看,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而且幼儿长时间缺乏亲子接触和父母的关怀,亲子关系疏远,有的家长即使有时间陪同孩子玩,却不知道怎样开展亲子游戏,孩子玩得枯燥而又索然无味。
(三)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指导一些年轻的父母不了解科学的育儿的知识,也不了解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更没有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不懂得怎么样的教育才能有效地让幼儿全面发展。他们关心的是孩子的智力,而没有关心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关心身体健康多于关心心理健康,重视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而忽视为孩子树立榜样等等。所以很多家长对幼儿教育时带有盲目性、随机性和主观性。
(四)忽视成人的榜样作用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天性善于模仿,父母如果不注意自己的小节,言行举止不当,很容易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静观父母在辅佐其子女成才上的具体表现,则实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多忙于家庭生活物质文明的加速升级,对其子女也多以物质上的关怀尽施爱心,却往往忽视了自身榜样的作用和其深厚的教育价值。
  人民教育家老舍先生在怀念母亲时说过如下一段话:“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影响很大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五)忽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
  我们的孩子唱的是《劳动最光荣》的歌,却从没有机会体验劳动的乐趣。在成人的意识里劳动是辛苦的,孩子太小,不应该受这种苦。

(六)家长对教师工作的不信任
  很多家长在把孩子交给幼儿园之后,明显的对老师的工作有很不信任的态度,总是怕孩子在学校吃不饱饭,喝不到多少水,睡觉睡得不好,老师批评孩子,孩子受到委屈等,甚至孩子回家后也会一直的追问孩子“在幼儿园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老师吵你了吗?”“老师要是吵你一定要告诉妈妈”等等问题,无形之中影响幼儿,有的孩子甚至会编造谎话吸引大人的关注,导致家园关系紧张。
  以上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究竟如何引导、指导开展家长工作,才能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相互配合,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

三、如何做好家长工作

1、家长会。利用班级家长会,和家长沟通班级的教育理念、班级保教工作、存在的问题、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并且回答家长提出的问题。

2、电话。利用电话这样沟通方式提高家园沟通的实效。电话就是以点对点地开展家园工作。如:有的家长对幼儿的要求很高,想让幼儿在中班就开始写字,这是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违背了幼儿教育的规律。对家长的提出的要求,我们不能因为不合理就置之不理,这样很容易让家长认为对他不够重视,不够尊重。我们可以这样做,电话告诉家长幼儿的教育是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来制定我们的保教计划的,中班的幼儿大多是4岁的幼儿,手指骨骼还没有长好,早早握笔对幼儿的手指发育不利。如果可以,找些相关的科学资料让家长理解。建议家长这个时期,让幼儿多听故事,多看故事书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是非常有帮助的。当然家长工作是一项艺术,因此我们要注意我们的语气语调以及语言的专业性和构建性。对于幼儿的教育上,我们关注个别差异,遇到这类问题需要家长和老师之间相互深入沟通,这时电话沟通显现出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3、网络。幼儿园建立了幼儿园网站,通过网络平台把幼儿园的相关事务、伙食、教学计划、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照片、视频等上传到网站上,家长朋友们在家就可以更直观、更详细了解幼儿、幼儿园、班级老师。同时幼儿园针对幼儿园幼儿的特别相应发布一些关于育儿方面的文章,让家长学习到更多的教育方面,实现了幼儿园、家庭教育同步化。如某幼儿园老师把班级幼儿在幼儿园里玩“抢椅子”的游戏的视频发到网站上,一位家长对老师说:“老师,你把“抢椅子”的游戏传到网站上,我的儿子每天一回家就要看。因为他的年纪在班上偏小,他每次看总是自言自语的说“为什么我抢不来椅子呢“,后来他发现刚开始玩得时候,别的小朋友都是贴着椅子跑的,他却往外圈跑。在你第二次把视频发上去的时候,我发现他玩的时候贴着椅子紧紧的,一喊停,他就快快坐下抢到椅子了。”看着家长高兴得样子,老师也很高兴。

4、面谈、宣传栏(家长园地)。利用早晚接送幼儿的短暂时间与家长接触,了解和介绍幼儿情况,互相沟通提出建议等;通过宣传栏(家长园地)向家长介绍幼儿园及班级活动安排和教学计划,宣传幼儿教育方法,随时向家长通知必要事宜。

小班万老师:与家长多沟通,针对孩子当天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家长。

大蒙班赵老师:只要管好孩子,让孩子上好课,休息好,吃好饭,家长基本都会满意。

中大班宋老师:孩子年龄大,家长基本比较放心,沟通基本放在放学时间,家长也很少主动问。

小蒙一袁老师:针对新孩子要经常与家长交流,多沟通孩子的情况,并给家长提建议,做好家园工作,针对内向的孩子也要多沟通,不能忽视这部分孩子。

小蒙二班杨老师:出了问题在放学时单独也家长沟通,态度虔诚,家长基本都会理解,定期与家长打电话沟通孩子近况,并时常与家长QQ聊天。

总之,家庭与幼儿园是孕育培养幼儿的共同场所,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家长要相信和配合幼儿园,但又不能过分依赖幼儿园。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幼儿园也教养不出优秀的孩子,而做好家长工作,于幼儿园、教师、孩子皆有利。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和谐健康的教育氛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