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确处理幼儿“打架”现象

(2012-07-09 00:58:32)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笔记

“打人”是幼儿园常见问题之一,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平均每天“告状”次数最多的莫过于“老师他打我”。幼儿生气时爱打人,高兴时也爱打人,有时候不仅打人还咬人,那么幼儿为何爱打人呢?

对于孩子爱打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小朋友之间的嬉闹打人行为,其实就是小朋友之间特有的一种玩耍方式;另一种就是确实是冲突引发的攻击行为。

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做了反思:首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以下的孩子故意打人的现象确实不多,通常是玩玩具发生争抢,走路碰撞或者向对方发出玩的邀请的时候发生的误会。孩子的精力非常旺盛,尤其是男孩子,而现在的都市生活往往把孩子局限于一个封闭的小环境中一呆就是一天,孩子的精力无处释放。很多孩子遇到一起时,喜欢打打闹闹搞成一团,这其实是天性的一种释放,是孩子游戏的一种,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小动物在一起嬉戏打闹;可是却总有一些家长看不得这样得现象,生怕磕着碰着受伤了,就会制止孩子。家长们往往更喜欢安静听话的孩子,却把那些力量型的、动作相对野性一些的孩子定性为爱打人的孩子。这样是很不妥的。在孩子的交往中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孩子之间的打打闹闹和小冲突,往往并不是问题,这是孩子成长的正常经历。

其次这个阶段的孩子,因为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强,往往更习惯用肢体语言。比如想和别人打招呼,或者想引起对方注意,就会打人。遇到这种情况,打人孩子的妈妈不用担心,被打一方的家长也请持宽容的态度。当孩子语言能力逐渐提高,肢体语言的动作就会减少。需要注意的是,在幼儿儿打人后,家长不要有过于强烈的反应,如果孩子看到打人很有效果,反而会强化这个做法。在孩子打人后不用批评孩子,把孩子抱离,用语言引导孩子,那样宝贝这样做是不是想说......”

被打一方的家长,也不要强化自家孩子的委屈。有时候,孩子之间的小冲突,孩子自己本来没觉得什么,往往是家长在一边小题大做,反而让孩子发现, 这个时候能带来家长的额外关注,这样就有可能打人的更愿意打人,被打的越发显得委屈并向成人求助,对两方都起到了强化的作用。 最后请家长朋友遇到这样的事情千万不要着急、心疼,多理解别人的孩子,了解自己的孩子,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博苑成大幼儿园

                                                              蒙二班 齐韦娜

                                                               2012年7月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