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花盼》京华时报试读评论 [转载]《花盼》京华时报试读评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与他人不同 确实不自在
——京华时报试读评论
读《花盼》就好像在看身边各色各样的人:有的向巨柱顶端不懈地攀爬着,踩着身边同伴的尸体,却不知道到底追求的是什么;有的像斑一样,会偶尔停下来思考;有的则如金子,依照内心最真实的愿望,坚信自己的不平凡,最终蜕变成了翩翩蝴蝶。这是一本寓言童话故事书,故事里的斑,是我们每个人。《小王子》教会了我们什么叫爱;《花盼》告诉我们,要坚信内心的力量,满怀希望。(温玉婷)
《花盼》传达的寓意值得思考,尤其是那句“当我们是一只毛毛虫,我们是否有勇气相信,爬行于泥土中的自己,有朝一日竟能成为飞舞的蝴蝶?”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给别人提出很睿智的建议,却往往对自己要寻求的目标非常迷茫。书中出现的向上攀爬的毛毛虫,是生活中很多人的写照:有些人的人生就是随着大众的路线行进,不知道最终的目标是什么;有些人可能是在误打误撞中找到人生更大的价值;当然也有些人,比如那只给金子提建议的毛毛虫,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每个读者都可以在书中看看是否有自己的影子。此外,这本书的价格如果能再亲民一些,会更适合大众接受。(武亚娟)
孩子可以把它当做童话,却一时无法理解其中深意;成人震动心弦,只是每个人的领悟会有所不同。很 薄的一本小书,却可以一读再读,每遍的感触也会不同。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要做某件事,仅仅是因为别人都在做,于是盲目地跟随。偶尔有人问起缘由,却都找不出答案,只好认定答案并不重要。想找答案的人,可以看看这本书,它可以鼓励你,认定自己的好奇是对的。很多时候,与别人不一样确实令人不那么自在,却是让你成为你自己的唯一办法。(刘淼淼)
《花盼》通过两只小毛毛虫斑和金子,讲了一些并不难懂的道理。比如,有人自以为拼搏向上,其实只是盲从;有人全力登顶,得到的可能只是虚无;只有认清自己,挖掘内在潜质,有勇气蜕变才能真正实现自我。这些道理小孩不太容易读懂,因为没有体验,成人又不需要通过读这本书才能懂。所以,只把这本小书当成一则简单的寓言来读就好了,闲来无事时随手翻翻。我不太喜欢毛毛虫的形象,作为绘本,看起来令人不那么舒服。(阿峰)
------------------------------长评的分割线---------------------------------------
每条毛毛虫的体内都有蝴蝶的基因
文/它山忆
花盼。盼花。翻开这本印制精美、画风华丽的绘本时,你会觉得仿佛来到了一座缤纷绮丽、花草繁茂的童话花园,可以尽情享受着一场视觉和美感的盛宴,而与此同时,书中所传递的思想深意和某种觉者对世人的“唤醒”热忱,却又令人掩卷深思,回味再三。这是一本关于毛毛虫的成长的动人童书,却又绝不仅仅只对孩子有阅读价值,实际上,这更是一本令我们照见内心世界、思索生命意义的好书。
毛毛虫斑与金子都有“向上”的渴望,都在寻求生命中的“更多”。他们两个跟随成千上万只毛虫,试图攀爬到通天柱的顶端——“必定是极好的,因为大家都向那里去”。面对无数毛虫竞相攀爬的巨大通天柱,他们攀爬过,困惑过,恐惧过。后来,毛虫斑迷失在毛虫堆中,与更多的迷失者一样企图通过踩踏别人攀爬登上顶峰。而毛虫金子则在一个神秘的作茧者 (通晓大道的智者象征)的指引下,学习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勇敢地尝试更新生命,终于活出崭新的自我,以华美的形态自由飞舞于天空。从毛虫金子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叹生命的蜕变过程是如此的充满奇迹,我们更可以欣慰地看到,蜕变之后的视野充满了焕然一新的狂喜,原来,天空是如此广阔,容得下每只蝴蝶尽情谱写生命舞曲,又何必怀着恐惧和敌意,彼此争夺生存资源?而这个世界是如此美好,每只蝴蝶都天生就被花朵们盼望着,热爱着,无论你看上去有多微小,你都可以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贡献一份心力——每只蝴蝶都是爱的使者,都有其不可或缺的价值。
在我看来,《花盼》就是一则精美诗意的寓言,是关于生命成长的动人言说。它以儿童般纯真敏感的眼光和诗意优美的语言,触及了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生命迷惘和终极追问。反躬自问:当我们还处在我们的“毛毛虫时代”时,我们是否有勇气相信,爬行于泥土中的自己,有朝一日竟能成为飞舞的蝴蝶?如果我们只是固执地认同“我只是一只毛虫”的故事(它看上去似乎绝对真实,不是吗? ),拒绝响应内心渴望飞翔的梦想,那我们又怎么可能创造出精彩的生命可能性呢?
在书中,毛毛虫的芸芸大众中的一部分有心人听到了智者的提示:“没有了蝴蝶,世界将很快失去鲜花。”是的,蝴蝶,是花的盼望。只要毛毛虫们有飞翔的渴望,只有要有足够的毛虫愿意冒险做茧,放弃安适的生活现状,他们就能为无数的花朵带去希望。这种来源自生命深处的呼唤和使命感,促使毛毛虫金子勇敢地追寻成长之道,经过化茧、化蝶的蜕变历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真实本相,看到了真正的人生使命,并为这大千世界贡献上一份独特的爱。
书中饶有意味的一处情节,是作者描述了两条毛毛虫的不同道路选择,一条是以竞争为导向、彼此倾札的“向上”之路,另一条则是返观自身,追求个人内在蜕变的“向上”之路。无疑,在这个纷扰的大千世界,很多人选择的就是那条争爬通天柱、从众随俗的、建立在互相争斗基础上的求胜之道。但那条路的终点不会有喜悦、自由和爱,只有虚妄、迷惘和痛苦。作者呼吁:正如每条毛毛虫体内都有蝴蝶的基因,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也都有一颗光明耀眼的钻石,即使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种种束缚和幻相的欺骗,但我们的内在智慧却一直在清晰地提示我们:在最深的层面上,我们每个人原本都可以飞翔,都可以轻盈喜悦地拥抱美丽的生命花园,只要你拥有梦想和勇气。
《花盼》的作者翠娜·鲍路斯现年80岁,一生致力于环境保护行动主义、永久性农业。上世纪70年代,翠娜曾在埃及有人居住的最古老村落里工作,直到战争爆发才撤离。在那里,她从一些极度贫困的女孩子那里学到人类最深切的需求和愿望:对友谊的渴慕、遭遇背叛的伤痛、对爱的盼望,以及对希望本身的诉求,无论贵贱,普世相通。这段特殊的经历,以及她的一位好友的爱人的辞世,促使她写出了这本书。作者尤其想对那些挣扎在绝望线上、质疑自己生命意义的人大声呼喊:“求你,千万不要放弃!……纵使沉浸在伤痛中,我也请你走入自己的内心,找到那个微弱的沉默之声,那个灵魂深处的自我,它会提醒你,你其实有着蝴蝶的基因——尽管你看上去只是不堪的小毛毛虫。”而对于在这纷扰世界里载沉载浮的读者来说,无论我们各自的经历是如何不同,有一点是共通的——最终的救赎的可能性,来源于认清自己的内在,取决于你是否准备好迎接你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