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发:持瓶气法(宝瓶气)(三法)

(2024-10-29 16:46:17)
标签: 

宝瓶气

 

金刚锁

 

藏密瑜伽

 

调整五气

 

九节佛风

分类: 中医养生
     1、持托宝瓶气注入口中,闭气。
 
     2、大“哈”一声,至少九数。全身颤动36次,一入二收三停(三次)
 
     3、金刚锁(缩)摇身呵气十八次。
 
    藏密瑜伽之根本气有五种,即上行气,下行气,遍行气,平住气和命根气,另有支分气五种与功能和智慧气。
 
    上行气与眼、耳、鼻、舌的动作有关,如果太盛就有头昏,口渴等疾病,调整方法:可用注意心或脐间,使气下降。
 
    下行气与大小便有关,如果不足会发生便秘和两足笨重等病,调整方法:可用类似忍大小便的方式,将两足之气往上提升而住于脐间。
 
    遍行气与四肢动作有关,如不够,则发生手足拘挛发冷等病,调整方法:观想手足气息充满两手指尖和两足趾尖。
 
    平住气如不坚定,则有消化不良,遗精、失眠等病。调整方法:意守生法宫(丹田)。
 
     命根气不足,则会有生命危险,调整方法:观想甘露充满心间。
 
    调整五气的目的是使五行进入中脉,五气入中脉最好的方法是宝瓶气。五气入中脉,可使全身的气息血脉的运行都能充分服从于中枢神经的指挥,解除一切疾病,同时可以产生智慧光,开发各种神通。
 
    密宗无垢光尊者认为:中脉内流通的气叫命气,就其功能,可分为专管信息的智慧气和专管调动外界幅射场的功能气,功能气具有声、光、力、电、磁等物理性,带有指挥控制它的信息,有一定的可控性,调节人体的各种生命功能。
 
    智慧气则能产生智慧光,显现人体的各种潜能。
 
 功法:
 
     一、持瓶气法
 
     双手于腹前手心向上,手指相对,如托宝瓶状。
 
     呼气,双手向下至膝前。
 
    引息:吸气上提至胸前,翻转瓶口,将气倒入口中,咽入下丹田,双手变金刚拳俯置于两胯。
 
    满息:引息入体后,到达肺部最下端,闭气将气封于生法宫,可同时观想生法宫充满能量。
 
    均息:气满后,至相当程度,再吸气,同时上提会阴,收腹,肺部扩张,可同时左右扭动身体,快速吸几次短息。使气均满于两肺。
 
    闭息:再将气下压于生法宫,会阴上提,下气上提,上气下压,闭住头部七窍及前后二阴两窍共九窍,全身如密闭宝瓶,故称为宝瓶气。闭息时间越长越好,但不要过于勉强。
 
     消息:闭气至闭不住时,开始消息。消息分为内消和外消。
 
     先内消观想气入中脉,则可将息消掉一部分。
 
     然后观想气遍满全身各处由全身毛孔散出体处,又将气消掉一部分。
 
     剩下一部分用射息。将气呼出体外射息:闭气至忍无可忍之时,由两鼻孔呼气,先轻微和缓,随后略粗重,最终一射而出,犹如射箭,全身毛孔也放出瓶气,双手伸开十指,用力抖出。
 
     二、大哈一声,至少九个数,全身颤动,一放二收三停。大哈一声:吸气,双掌掌指相对,由腹前上提到胸前,呼气大“哈”一声,双掌向前推出,呼出体内浊气。默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发“哈”声不少于九个数。
 
     颤抖36次,然后双手自然捧于腹前,全身颤抖36次。
 
     一放二收三停:(反复三次)
 
     呼气:双掌向两侧放开。
 
     吸气:双掌心向内收于丹田。
 
     闭气:双手停于下丹田。
 
     双掌放(开)收(合)时,双掌心始终相对,通过一放二收三停,将宇宙能量收归丹田。
 
     三、金刚锁(缩)摇身呵气18次。
 
     以双拳捶击丹田和命门,捶时以腰左右放置来带动双拳,转动时双眼始终平视前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或左右倾斜,身体的中线始终保持正直,双膝微屈,身体下蹲,双拳捶击丹田和命门时,以鼻呼气,发“哼”音,共捶击18次。
 
    以上两节,九节佛风和宝瓶气,是以呼吸采练气的功法,为藏密的传统修持法,在红、黄、花、白四大教派中,都有本法的修练。修持方法大同小异,但都是由鼻孔呼吸,训练三脉,这里传授给大家的是噶举派(白教)的传统修持法。呼吸道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也是人唯一可以人为控制的器官,呼吸同时和人的意念互为影响,所谓心息相依,当一个人情绪激动时,呼吸就变得粗重而急促,当一个人情绪平稳时,呼吸也变得和缓自然,所谓心平气和,当静坐杂念减少,进入相对静境时,呼吸就会变得绵绵密密,若有若无,当进入甚深的禅定境界时,甚至会停止口鼻的呼吸,进入内呼吸(胎息或体呼吸)。佛家修持禅定,有四禅八定之说,所谓初禅念住,杂念减少或消失,二禅气住,停止口鼻呼吸,自然进入胎息或体呼吸,三禅脉住,心脏和脉博停止跳动,四禅就到了非想非非想的境界,在佛家的修持法中,有很多依靠呼吸来修持禅定,达到证悟的法门,如天台宗的六妙法门,藏密的金刚数息法等,道家及儒家也有“听息”的功法。以呼吸来修持,是一个简捷而方便的法门。
 
     九节佛风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都有显著的疗效。特别是对鼻病,如鼻炎等,修持本法,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九节佛风吐故纳新,对体内的新陈代谢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宝瓶气实际上是闭气法,在我国古代,也有类似的闭气养生方法。《黄帝内经·素问》中有“寅时面向南,闭气不息七遍,饵舌下津无数”之句,这实际上是闭气生津,然后服食津液的养生法。
 
     晋朝的道教养生家葛洪曾说:“鼻中引气而闭之,阴以心数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及引之”。
 
     传统藏密中,在练习宝瓶气时,有这样一种作法:以左右中指点按左右膝各一次,再以中,拇指控一下(弹指)为一次,共作一百零八次,作为闭气不出的时间,约为五分钟。
 
     在藏区许多修持有成就者,可以闭气数天数月以至更长。
 
     印度有一位瑜伽师,把自己埋入地下十余年,埋下同时,医学界用仪器进行监测,刚埋入数分钟后,心脏突然加快,然后剧烈跳动,最后心跳停止。直到十多年后,准备出来前几天,心脏才开始恢复跳动,出来后,还保持十年前的相貌,各项生理功能也同十年前没有区别,没有任何衰老的痕迹,创造了人类史上的奇迹。
 
    那么为什么可以闭气不出呢?主要是人体有最大的潜在能力,原始多细胞的生物并不是用口鼻来呼吸,有的是用整个体表来呼吸的,当还没有肺和腮这些器官之前,有些动物的全部皮肤都能进行呼吸,当生物进化到已经形成呼吸器官以后,于是就变成为用口鼻进行呼吸了。
 
    呼吸器官由肺到支气管,支气管再分支,且越分越细,它的末端最细不到一微米,这就是微气管,纵横交错,与身体每一个细胞联接,因而每个毛孔都是它的进出气孔,可进行皮肤呼吸,当我们停止口鼻呼吸时,就迫使肚脐和皮肤进行呼吸。
 
    人类在胎儿期间,在母体内是以肚脐联系着母体,靠肚脐来进行呼吸和吸收来自母体的营养,在短短的十个月中,完成整个人类的进化过程,不能不说是奇迹,这种呼吸方法,就称为胎息,当婴儿出生后,脐带一剪断,就变为口鼻进行呼吸了,龟是一种长寿的动物,它的诀窍就是采取一定程度的闭气法,称为龟息,所谓:“呼吸到脐,寿与天齐”。这些都是人们追求长寿的方法。综上所述,皮肤和脐也可以说是人体的重要呼吸器官,当把一个人的毛孔全部密封住,而只留口鼻,过不多久,人就会窒息而死。可见其重要程度。
 
    用皮肤进行呼吸,过滤性好,比较清洁,在排出二氧化碳也要好得多,但人体皮肤总面积不到二平方米,而肺气泡却有七亿个,若把每个肺气泡全部展开,总面积就有90至100平方米,所以通过口鼻呼吸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通过训练,达到高深境界,是可以实现胎息或体呼吸的,甚至可以停止呼吸,苏联医学博士布提依科提出不用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高血压,心绞痛等疾病的方法,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屏止呼气(即闭气)。用这种方法治疗后,百分之九十三的病人病情好转,且较少复发。他认为正当的呼吸应该保证人体有适当数量的二氧化碳,脑、心脏、肾的细胞平均需要空气中有百分之七的二氧化碳和百分之二的氧,才能不致体内酸性化合物减少,碱性化合物增多,而保持正常的代谢作用,所以持瓶气法可调节体内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比例关系。闭气后,大哈一声,全身会感到舒适轻快。

转自 自由的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