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饮食疗法
零食
食欲
肥胖
健康
|
分类: 健康新知 |
那些在吃完一顿饱饭后不久就在冰箱里翻找零食的人,可能不是胃口好,而是因为寻找食物的神经元过度活跃的缘故。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家在老鼠大脑中发现了一个回路:即使它们不饿,也会让它们渴望食物并寻找食物。人类拥有相同类型的细胞,如果在人类身上得到证实,可能会为治疗饮食失调提供新靶点。
据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报道,研究人员首次在小鼠脑干的某个区域发现了专门用于觅食的细胞。该区域通常与恐慌有关,但与进食无关。这个区域被称为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它位于脑干,进化史非常古老。
研究人员在研究恐惧和焦虑如何帮助动物评估风险时有了这一发现。激活整个PAG区域会在小鼠和人类中引起戏剧性的恐慌反应。但当研究人员选择性地只刺激名为vgat
PAG细胞的PAG神经元时,不会引起恐惧反应,反而会引发觅食和进食反应。
研究表明,当用激光刺激时,即使小鼠刚吃了一顿大餐,vgat
PAG细胞仍会“怂恿”小鼠追逐活蟋蟀和非猎物食物。这种刺激不仅促使老鼠跟随非食物的移动物体(如乒乓球),同时,还促使老鼠自信地探索围栏里的一切。
阅读延伸
零食的危害?
1.影响消化吸收功能:零食里面含有大量的色素、防腐剂等添加剂,这些物质会损害人的正常消化吸收。
2.容易导致厌食偏食:零食吃多了就不喜欢吃饭了,因为零食的口味独特,非常香甜或辛辣,里面含有大量的味精等,所以不喜欢吃家常菜了。
3.容易腹泻:俗话说病从口入,吃零食时不洗手,手上的细菌、脏东西都吃到肚子里了,时间长了会引起肚子疼,继而容易引起生病。
4.容易引起蛀牙:零食里面甜的东西很多,正在换牙的孩子吃多了会导致蛀牙。
5.至肥胖或糖尿病:零食一般含有大量的脂肪、糖和盐分,如果过量摄入,会增加肥胖的风险,还会增加罹患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概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