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免疫病
红斑狼疮
类风湿性关节炎
干燥综合征
健康
|
分类: 养生保健 |
免疫系统,就像是机体的一个安保程序,用来对付总“搞事情”的病原体或抗原们。一旦发生故障分不清“敌我”,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时,自身免疫病就开始了。
自身免疫病成因复杂,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大多数无法彻底治愈,只能通过长期用药控制、稳定病情,但即使在缓解期,复发也是患者挥之不去的阴影。因为每次复发,错误的免疫反应都会被重新激活,可能产生比往常更严重的损害。
损伤持续累积。免疫系统的每一次错误攻击,都会对目标器官、组织造成渐进性损伤,但在疾病影响下,正常组织的修复机制有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损伤持续累积或伴有异常愈合。可以说,每复发一次,伤害就加重一次,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多,这类损伤可转化为功能或结构丧失,比如纤维化。
药物疗效降低。随着病程的推移,原有治疗方案的效果可能会逐渐降低,造成病情复发。此时,临床或许要增加药物剂量或更换更强效的药物,副作用也可能更严重,治疗难度加大,长期药物累积的不良反应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心理压力增加。临床中,不少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在“复发-缓解-再复发”的过程中被不断消耗,出现沉重的心理压力,甚至焦虑、抑郁。这些不良情绪又会加剧机体的炎症反应,产生各种炎症因子,造成免疫紊乱,疾病复发,形成恶性循环。
通过适当的应对措施,自身免疫病的复发频率可得到明显降低。首先,患者要与医生密切合作,在药物疗效和副作用之间找到平衡点,比如使用最小有效剂量、尝试更换药物或联合疗法等方案,遵医嘱服药,并定期随访和复查,有助及时发现和预防复发;通过调整药物剂量,也能最大限度减少机体的损害。目前,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醋酸泼尼松等)的患者,千万不要因症状消失就擅自停药、减药,否则可造成病情反复发作,甚至引发脏器衰竭。
还需提醒的是,由于患者本身的免疫出了问题,再加上治疗重点在于降低免疫系统的攻击性,可出现继发性免疫缺陷,属于易感染人群,所以一定要注意防范各种感染,注意营养均衡、定期锻炼、保证充足睡眠和学会应对压力,有助增强整体健康。
阅读延伸
免疫系统性疾病有哪些?
免疫性疾病又叫风湿病或结缔组织病。免疫性疾病从分类来讲,分成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和器官非特异性的免疫病。免疫病还有一大类就是免疫功能低下导致的病,如先天性丙种球蛋白低,这种一出生就反复感染。如艾滋病,也属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出现了被摧毁,所导致的一种免疫功能低下,这不是常规所说的结缔组织病或免疫病。
免疫病一般来讲是指器官特异性免疫病,如弥漫性甲状腺炎,像自身免疫性肠炎等,这种器官特异性免疫病。还有一类就是所谓器官非特异性免疫病,如常见的类风湿关节炎,像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这类病主要特点是有多系统多脏器功能的受损和体内会出现很多的自身抗体,这些抗体会对身体的多个系统器官造成影响,出现临床表现是很复杂的。
所以免疫病就分成一类是集中在某一个器官上面的,一类是多系统、多脏器功能都有可能受损。而对于某一个人来讲,可能是以某个器官系统是为主,因人而异的一组疾病。
总之,免疫性疾病是指人体B细胞和T细胞免疫异常,造成人体组织器官受损,我们称之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常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都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对于有症状患者,应该去医院查自身抗体谱,明确诊断,合理治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