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运动
快步走
心脏病
糖尿病
健康
|
分类: 养生保健 |
没时间运动不妨试试快走
与低强度的慢步走相比,快步走的强度更高,符合有效运动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走路锻炼时速度稍微快一些,让心率稍微快一点,微微出汗是最佳状态。
每天快走11分钟,降低患癌风险
一项发表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每天做11分钟(每周75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步走,可将早逝的风险降低23%,还能将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17%,患癌症的风险降低7%。
该研究指出,目前多个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多数人为难地表示做不到。但运动总比不动好,每天11分钟(每周75分钟)是一个比较好接受的起始值,适应之后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逐步增加时长。
每天走快一点,可以老的慢一点
一项发表在Nature
子刊上调查了40万余人的基因遗传数据及步行速度研究表明,步速与长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步速越快,端粒越长,活得越久。一生中走路快的人,中年的时候,生物学年龄年轻16岁。
总结来说就是,走快点,可以老的慢点,让身体保持在一个更年轻的状态。
快走虽好,但要会走
快走虽好,但也不要盲目快走,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一定要循序渐进,先慢慢起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来调整,走路过程中如有不适,一定要及时停止。
另外,走路的正确姿势也非常重要,如果姿势不对,走路多了反而会加重关节的疼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副主任医师刘强为我们介绍了一套“无痛走”的要诀,通过走路姿势的训练,充分发挥鞋和肌肉的保护作用,减轻走路时膝关节的反冲力,从而减轻甚至消除疼痛。
1.改正“外八”:走路时,保持双侧脚尖朝向正前方,双脚分开的距离与骨盆距离相同。
2.亮出鞋底:前脚落地时,脚跟轻盈着地,向前亮出鞋底。
3.迈开大步:走路时迈开大步,双臂甩开。
4.蹬地有力:后脚离地时,做到蹬地有力。
5.换双“好鞋”:选择合适的鞋子,比如慢跑鞋,能够缓冲走路时的地面反冲力,从而保护膝关节。应每半年检查一下自己的鞋,如果出现后跟磨损、足跟窝向某一侧塌陷、鞋底或鞋跟弹性明显降低等情况,就要更换新鞋。
6.强健肌肉:大腿前面的肌肉,也就是股四头肌,是最能保护膝关节的肌肉。经常进行勾脚抬腿练习,有助于保持甚至增强肌肉力量。
除了快走,其他运动可以吗?
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被定义为提高心率、加快呼吸,但不至于快到无法说话的活动。除了快步走外,跳舞、骑自行车都是不错的选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