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心电图检查时会报告QT间期延长,发现这种现象,临床医生应高度引起重视,积极应对。
病例摘要
74岁的李婆婆,以“间断咳嗽20余年,喘息4年加重1周”于2024年1月1日收住院。患者1周前因“感冒”在某诊所静脉点滴(具体药物不详)治疗5天,自觉咳嗽呼吸困难,伴胸痛,以“慢支急性发作”收住安康医院。
既往有高血压20余年,服用伲福达
20mg,一日1次,血压控制可。慢性胃炎多年,间断服用奥美拉唑或兰索拉唑治疗。
体检:T36.6°C、P81次/分、R25次/分、血压150/98mmHg。血氧饱和度89%。神清、精神差。半卧位,呼吸促、唇周和手指青紫、无三凹征。心率81次/分、律齐、各瓣区无杂音,两肺可闻湿性啰音和哮鸣音。
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和N末端B型钠尿肽原均正常。支原体和衣原体抗体均阴性。心电图:QT/QTc394/477ms。诊断信息:窦性心律、左室肥厚、继发性T波改变、QT间期延长。腹部B超:右肾结石。胸部CT: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主动脉硬化。
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QT间期延长、肺气肿、高血压3级很高危、冠脉供血不足、主动脉硬化、右肾结石。
治疗经过:经吸氧、抗感染、抗炎、平喘、降压等综合治疗3天后病情明显好转,血氧饱和度98%,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室肥厚,QT间期恢复正常。1周后,无心慌、喘气、能做家务、行走两公里无异样、精神状况良好,活动恢复正常,于2024年1月7日病情明显好转高兴出院。
专家点评
患者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本次因感冒接受抗感染治疗病情加重,静脉点滴未做皮试有苦味的药物(作者认为可能是克林霉素注射液),按患者家属说的是“越打病情越重”,并出现前所未有的呼吸困难,活动时喘气。检查发现肺部感染症状明显,出现缺氧、心电图QT间期延长,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和N末端B型钠尿肽原均正常,排除心肌梗塞、心绞痛和心力衰竭。住院期间经吸氧、抗感染、抗炎平喘、降压、补充氯化钾和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等综合治疗3天后病情明显好转,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室肥厚。QT间期恢复正常,无心肌缺血改变。1周后无心慌、气喘,病情恢复良好出院。李婆婆QT间期延长的原因分析如下:
QT/QTc一般指的是心电图QT间期,男性为小于430ms,女性为小于450ms,男性延长为大于450ms,女性延长为大于470ms。李婆婆QT间期477ms,符合QT间期延长诊断标准。经过治疗,病情缓解,缺氧状况得到纠正,心肌缺血也消失,QT间期延长可能与缺氧有关,是否静脉点滴克林霉素注射液引起值得商榷。
专家指出,QT间期延长是心电图上Q波和T波之间的时间超过正常值范围,如果只是轻微的,对身体影响不大,病理性QT间期延长对预报尖端扭转型心动过速(TdP)、恶性心律失常和心脏猝死有重要意义。做心电图出现QT间期延长,常见于心动过缓、心肌肥厚、心肌损伤、心力衰竭、冠心病以及低血钙、低血钾等。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应结合临床症状查找引起的原因,以便得到合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