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发:远离血管过早老化的三大危险因素

(2023-11-16 12:13:04)
标签: 

高血压

 

高血脂

 

高血糖

 

血管硬化

 

健康

分类: 心血管病

研究共纳入20917名40~60岁无心血管疾病的中年人,随访4.6年间共发生584例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梗、心衰、脑卒中)。研究人员将血管年龄明显大于实际年龄的称为“血管过早老化”,血管年龄低于实际年龄的为“超常血管”,血管年龄与实际年龄相符的为“正常血管”。研究发现,与正常血管组相比,超常血管组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比例最低,血管过早老化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增加。血管年龄比实际年龄低1岁的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比例下降26%;血管年龄比实际年龄低6岁以上的人(超常血管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正常血管组低53%。总体来说,血管越年轻,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越低。

一般来说,血管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老化,但受到很多危险因素影响,血管会提前变老。

1.长期吸烟。研究显示,吸烟人群发生动脉硬化的比例更高,且程度更重,二手烟对血管内皮的损伤也不容忽视。

2.久坐腰粗。久坐不动会导致机体代谢率下降,血管内“垃圾”容易堆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久坐不动带来的腰粗问题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表现,也是血管粥样硬化、血管过早衰老的危险因素。

3.伴随“三高”。血压长期过高会让血管承受极大压力,就像被拉扯的像皮筋一样,时间久了弹性会下降;高血脂和高血糖都会使血管内的“垃圾”增多,超过人体正常代谢能力后,“垃圾”就会沉积在管壁上,久而久之导致血管粥样斑块形成,增加血管负担,阻塞血管,严重时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

血管老化程度一方面可以借助医学检查发现,比如测量臂踝脉冲波速度,能评估血管硬化程度。另一方面,可根据出现的相应症状来判断,比如肢体血管病变、老化或阻塞时,可能出现双侧血压不对称、肢体远端发凉、活动无力;肾脏血管老化,可能出现血压升高、水肿、肾功能异常;眼底动脉老化,可能出现眼底病变、视力改变等。血管老化无法逆转,但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放缓老化速度,包括保持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吃果蔬,适量补充肉、蛋、奶,戒烟限酒,心态乐观,每周安排运动时间,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定期体检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