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脑梗死
脑血栓
脑栓塞
高血压
健康
|
分类: 心血管病 |
腔隙性脑梗塞有那些原因引起?
何谓腔隙性脑梗塞?
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的一种,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的基础上,血管壁发生病变,导致管腔闭塞,形成小的梗死灶。据统计其发病率相当高,占脑梗死的20%~30%。常见的发病部位有壳核、尾状核、内囊、丘脑及脑桥、少数位于放射冠及脑室管膜下区。在这些部位的动脉多是一些称为深穿支的小动脉,它们实际上是脑动脉的末梢支,又称终末支。由于深穿支动脉供血范围有限,所以单一支的阻塞只引起很小范围脑组织的缺血坏死,即形成所谓的腔隙。腔隙性脑梗死为直径0.2~15毫米的囊性病灶,呈多发性,小梗死灶仅稍大于血管管径。坏死组织被吸收后,可残留小囊腔。
虽然腔隙性脑梗塞限于其较小的供血区,病灶较小,所以一般危害相对较小。但是,长期反复发作对身体的危害不可小觑,该病患者的主要症状是突然出现头痛、头晕、视力障碍、轻微的偏瘫、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突然口齿不清、舌体麻或活动受限,吞咽时反呛,记忆力减退,情感障碍等,按临床表现分为纯运动性的脑梗死和纯感觉性的脑梗死,感觉运动性的脑梗死和共济失调轻偏瘫、同侧的共济失调。
腔隙性脑梗塞的病因
1.高血压:高血压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病率为45%~90%。长期高血压造成脑内小动脉血管壁变性,使得管腔变窄,在某种血流动力学因素或血液成分变化的诱因下发生小动脉的闭塞。腔隙性脑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尤其是慢性高血压超过21.3/12.7kPa(160/95mmHg)时。且舒张压升高对本病的影响作用更明显。
2.动脉硬化:腔隙性脑梗死与动脉硬化紧密关联。有观测证实基底节、内囊区腔隙病灶的供血动脉有严重的脑动脉硬化改变,即节段性的动脉结构破坏、纤维素样坏死或血管坏死。也有人发现髓质动脉中明显的改变是管壁的透明样变,及血管管腔的狭窄,各脑区腔隙性梗死的频度与动脉硬化的程度成正比。
3.糖尿病:糖尿病可导致远端肢体、肾脏、视网膜、周围神经和脑神经的小动脉梗死性病变,糖尿病时血的凝固性和黏度增高、血小板黏附性增强,但糖尿病对脑的小血管病变的作用尚未明确定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糖尿病是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但尚缺乏糖尿病和腔隙性脑梗死有联系的证据。研究也仅确认糖尿病与多发性的腔隙性脑梗死有关,而与单发的无关。
4.栓子
(1)心源性栓子
风湿性心脏病或非风湿性心脏病的附壁栓子脱落。
(2)动脉源性栓子
包括有或无溃疡的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肉性血管病、夹层动脉瘤的血栓脱落。尤其是升主动脉、颈动脉中粥样硬化斑脱落形成的栓子,是引起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5.其他因素:高脂血症、高黏血症、吸烟、饮酒和脑局部血流改变等因素对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
因此,预防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生应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糖尿病以及心脏病等疾病,并关注腔梗的先兆,如突然感到眩晕,摇晃不定;突发的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感麻木,软弱乏力,嘴歪,流口水;看医生就诊,避免发生意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