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脑梗塞
头痛
鼻出血
语言含糊
健康
|
分类: 心血管病 |
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脑血栓病例约250万例,其中10%死亡,50%有明显后遗症,20%可能再次中风,临床康复的患者不到20%。因此,了解脑血栓的相关早期症状以及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对疾病的预后至关重要。
有无脑血管阻塞,“头部”不会说谎
1.
头晕头痛:当短暂性脑缺血发生时,由于脑组织供血不足,容易诱发头晕和头痛。数据显示,80%的患者在脑血管完全闭塞之前会出现头晕.头痛。
2.舌头发硬:如果缺血的位置影响大脑皮层的语言中心,可能会导致语言功能异常,如舌头僵硬,说话不灵活,甚至说话不正常或听不懂别人说什么。
3.视力模糊:单眼或双眼出现短暂的黑色或视力模糊,出现时间短,一会儿恢复,不会留下功能障碍。
4.鼻出血:如果高血压患者多次出现大量鼻出血,一定要注意,如果伴有眼底出血和血尿,半年内脑血管阻塞的几率很大。
除四种头部症状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在发病前5~10天,80%的缺血性脑血栓患者会出现不断打哈欠的现象。
局部脑组织缺血可导致单侧肢体麻木.手脚无力.步态异常等。
不受控制的单侧流口水更为明显,尤其是在睡觉时。这是因为脑血管阻塞导致面部肌肉异常收缩。此外,吞咽功能受到影响,单侧流口水可能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预防脑血栓?
首先做好一级预防
减少饮食盐.糖.脂肪.高盐摄入胆固醇.高脂.高糖.高胆固醇饮食习惯,对血管造成极大的损害,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液粘稠,诱发血栓。
日常生活中戒烟.限酒,尤其是戒烟,对于保护血管尤为重要。除此之外,还要养成规律的作息.建议早睡早起,保证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建议每周进行5次以上的有氧运动,每次不少于半小时。
第二,不要忽视二级预防
注意自己的血脂.血压.血糖等指标,定期体检,如有三高等慢性病,应按医嘱服药,积极控制相关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结论:对于脑血栓高危人群,日常生活中必须采取预防措施。脑血栓高危人群有哪些?三高患者.动脉硬化患者.肥胖者.老烟民(每天10次以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心血管疾病患者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