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心房纤颤
冠心病
高血压
沙坦类药
健康
|
分类: 心血管病 |
诸多研究显示,高血压是房颤最常见的和潜在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通过抗高血压治疗可以逆转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结构损伤来降低房颤的风险。虽然,降压药有很多种,比如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阻滞剂(AR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钙通道阻滞剂(CCB),但预防结构性变化能是ARB独特的疗效,可以防止心房纤维化、功能障碍和传导速度减慢。
然而,ARB对房颤的疗效并未达成一致结果,另外,
有关CCB在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也没有更多研究数据。目前,ARB或CCB对房颤患者的疗效仍有争议。为了进一步地估ARB或CCB的疗效,发表在Cardiovasc
Ther杂志的一项研究,旨在只集中观察ARB或CCB对高血压患者和房颤患者的房颤复发和持续性房颤的影响。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检索了PubMed、EMBASE、Medline和Cochrane数据库,共纳入了7项随机对照试验(RCTs),招募了1495名患者。ARB可以长效平稳降压,还具有降低尿蛋白、延缓肾脏损害,改善心肌功能等作用,在高血压治疗中有着重要地位。ARB药物作用于
Ang 受体水平, 更充分、更直接地阻断 RAAS,避免了“Ang 逃 逸现象”,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患者治疗依从性更高。
ARB常以「沙坦」命名,包括缬沙坦、氯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奥美沙坦和阿利沙坦。其中,厄贝沙坦降压幅度较大,单药控制血压的达标率较高,吸收度高,药效持续时间长,在治疗高血压中占有重要地位。
结果发现,与CCB相比,ARB在预防房颤复发(OR:0.43,95%CI:0.30-0.72,P=0.0006)和持续性房颤(OR:0.41,95%CI:0.24-0.71,P=0.001)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优势。
亚组分析显示,替米沙坦组(OR:0.54,95%CI:0.23-1.29,P=0.17)和非替米沙坦亚组(OR:0.42,95%CI:0.23-0.77,P=0.005)存在显著差异。在硝苯地平亚组中,ARB和CCB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OR:0.88,95%CI:0.46-1.68,P
=
0.69)。相反,氨氯地平亚组显示,与CCB相比,ARB在预防房颤复发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优势(OR:0.39,95%CI:0.27-0.56,P<0.0001),异质性中等(P=0.235,I2=29.5%)。
综上,在预防高血压患者和房颤患者的房颤复发和持续性房颤方面,ARB具有统计学上的明显优势。鉴于世界范围内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这一发现可能为预防房颤复发提供了一条实用而有价值的线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