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症利水汤】
【组成】:(1)柴胡9克。(2)茵陈20克。(3)丹参20克。(4)莪术15克。(5)党参15克。(6)炒白术20克。(7)炙黄耆20克。(8)淫羊藿20克。(9)醋鳖甲30克。(10)五味子15克。(11)大腹皮20克。(12)猪茯苓各20克。(13)泽泻20克。(14)白芽根20克。
【主治】:肝硬化代偿失调所出现的水肿臌胀、肝脾肿大。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中晚分三次服。
【加减】:肝病虚损严重,肝功障碍,絮浊试验、血清蛋白电泳试验异常,可加培补脾肾之品,白术可增至40克,另加仙茅20克、女贞子20克、鹿角胶9克(烊化)。
经验证明,重用扶正培本、补益脾肾之品,证候和肝功化验、免疫指标都能得到相应改善,说明扶正补虚是降絮浊和提高血清蛋白的关键。当然,虚与瘀是互为因果的,肝病虚损严重、抵抗力低下、微循环障碍,又能因虚致瘀,导致肝脾肿大,形成症积肿块。故在扶正补虚的同时尚须重用活血祛瘀之品。对此我们一般是轻重药并重,加重丹参、赤芍、莪术等药之分量。补虚与祛瘀多是综合运用,不过有时有所侧重罢了。
【典型病例】:李某,男,33岁,靖远电厂职工。1986年4月经诊断为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曾两次因病情恶化出现腹水、吐血住院抢救。1988年元月又因大量吐血和肝硬化腹水住进某医院。经住院治疗3个月之久,病情未见明显好转。
病人精神负担沉重、生活无望、焦苦万分,乃出院于1988年4月25日来诊,出院时化验,表面抗原1:128,黄疸指数17单位,麝香草酚浊度21单位,硫酸锌浊度20.4单位,麝香草酚絮状试验(
),血清总蛋白6.2%,白蛋白2.6%,球蛋白3.6%,谷丙转氨酉每325单位,血小板汁数3.8万/立方毫升。
【证见】:两胁痛、胁下症积(肝脾肿大)、触痛、腹胀腹水、腹大如鼓、全身浮肿、饮食不进、面色黧黑、牙龈出血、舌质暗淡、小便不利、脉弦涩,诊系肝硬化失代偿期,病情危急。
【中医辨证】为虚瘀交错、血瘀肝硬、脾肾两虚、水津不化、水邪潴留。
【治疗方法】拟培补脾肾、祛瘀化症、利水消肿。
治用【舒肝消积丸】,配服【消症利水汤】,稍施加减,连续服丸、汤药3个月,腹胀腹水消除,诸症悉减,肝功能已接近正常。又服药治疗半年多,于1989年3月6日化验,除乙肝表面抗原滴度为弱阳性外,肝功能和蛋白电泳、血小板计数已完全恢复正常,脾肿大已回缩,诸症悉除,身体无任何不适。现已上班恢复工作。
附【舒肝消积丸】方子:柴胡9克,茵陈20克,板蓝根15克,当归9克,丹参20克,莪术9克,党参9克,白术9克,黄芪20克,女贞子20克,五味15克,茯苓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