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县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马青
(2012-06-26 16:16:56)
标签:
学生杂谈 |
分类: 易县第二高级中学 |
资源的开发利用
摘 要:易县,古称易州,因境内有易水而得名。易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河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同时又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14个千年古县之一,境内山川秀丽,是中国绿色名县。有燕下都,清西陵,荆轲塔,老子道德经幢等众多的名胜古迹,还有云蒙山,洪崖山,易水湖,等特色自然风景区,狼牙山既是红色旅游景点又有着秀美的自然环境,构成了特有的旅游资源优势。但是易县仍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发境内优势旅游资源,发展区域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易县经济发展的方向之一。
关 键 字:易县
正文:
一、境内旅游资源调查
以下对县内文物古迹做一简要介绍。
荆轲塔始建于辽乾统三年,已有将近千年的历史。狼牙山不仅是座英雄的山,而且是座雄奇险峻、景色秀丽的名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A
自然风景区主要依仗太行山脉的雄伟壮丽,云蒙叠翠,巍峨耸拔、脉秀力丰;洪崖山历史可接上古,峻岭崇岗,灵岩翠岫;拒马河奔腾东去,孕育巍巍易州风;易水湖纯澈秀美,养一方易州人。大自然把易县山川河流赋予了一种特殊的灵气,清朝末年泰宁镇总兵陈增荣在笔书余暇,雅爱山川秀丽,定出了西陵八景,那就是“荆关紫气”、“拒马奔涛”、“云蒙叠翠”、“奇峰夕照”、“峨嵋晚钟”、“福山捧日”、“华盖烟岚”、“易水寒流”。
二、易县的吃食
想要以旅游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除了要有引人入胜的、观赏性高的旅游资源以外,还有利用当地的民俗风情发展与旅游业相关产业,比如餐饮业,去适应现代旅游消费的需求。易县地域广阔,20多个民族共同生活,形成了多样性的饮食风格。特别是从清西陵建陵以来,宫廷礼仪和饮食促生出了易县的饮食文化。比较有名的风味食品主要有一下几种:
1、百泉清真风味食品:主要集中在百泉清真风味食品一条街上,位于清西陵景区内的112线上,以经营涮羊肉为主,所用羊肉选取自然放养的山羊,当日屠宰加工,久涮不老,细、嫩、鲜、香。同时还有羊肉串、炖羊排等。
2、南湖野生鱼:选用南湖自然生长的鲤鱼、草鱼或白鲢,单体重量5公斤以上,肉质鲜嫩,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高,不使用人工饲料,为绿色食品。根据顾客要求,可以分段食用,采用烧、炖、涮、羹等不同的烹调方法,以鱼头和鱼籽最有特色。
3、易县农家饭:易县的山野菜品种很多,有香椿、木洛芽、山韭菜等,散养柴鸡及柴鸡蛋为天然绿色食品。加工采用最简单的加工方式,保持最天然的风味,主食用小米、玉米等粗粮制作,体现天然保健的时尚理念。
在发展旅游资源的同时还能带动县内服务业的发展,吸收劳动力,还能缓解劳动力和人才外流对易县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
三、易县的交通状况
公路交通方面也很方便,从易县周边的大城市座车都有直接到旅游景点的公路交通线。
四、调查结果探究
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优质的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的民俗风情,使易县这几年的旅游业发展形式良好,但是,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上,旅游业还没给易县起到多大作用,这是由于,没有合理优化配置旅游资源的结果。旅游业发展模式单一,不能与县内的民俗文化很好的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