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师说》和《师友箴》

(2015-04-10 07:56:30)
标签:

教育

 

解读韩愈《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看西方:心理学方面,弗洛伊德师从布伦塔诺。哲学方面,海德格尔师从胡塞尔。科学方面,爱因斯坦师从麦克斯韦和明可夫斯基。)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高者为师,能者为师。为师长者不在于年龄、社会地位等其他条件。在佛教故事中,须菩提年长于释迦牟尼,而前者拜后者为师。)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鬼谷子的学生有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都是学生有拜师学习的愿望。传说鬼谷子的老师是老子,老子的老师是关尹无上真人。)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dou(去声)]

(真有知识者反而谦虚。殊不知,道不可轻传。其前提是学生有学习求道之愿望,且有基本的学识。)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学习技艺必需拜师,才能学到谋生的手段,更何况求大道了。观历史上的师生链,西方:德谟克拉比——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国:孔子——孔(子思)——孟子。而子思是孔子之孙,即有家传。这里有禅意,“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参考《六祖坛经》。那些所谓的上等人既没有智慧,又缺乏良心。)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tan(阳平);苌chang(阳平)]

(鲁迅师从寿镜吾、藤野先生、章太炎等。程朱理学代表人物朱熹师从李侗等。陆王心学代表人物王阳明博采众家之长。)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yi(阳平)]

(我们当择善而从。故任何人都应有学生的心态。孔子经常不耻下问。人类是一个整体,所谓总体人,不存在包罗万象的学问和人才。关于“无常师”之深意,我们可以向各方学有专长者请教学习,甚至可以多拜几个有真才实学的老师。“术业有专攻”之说对我们的启发是我们应该精通一两个专业。)

 

解读柳宗元《师友箴》

 

今之世,为人师者众笑之。举世不师,故道益离;为人友者,不以道而利,举世无友,故道益弃。呜呼!生于是病矣,歌以为箴。既以儆己,又以诫人。[jing(上声)]

(在不正常的社会环境里,为人师者被嘲笑,因其没有尊师重教的人文氛围。若全社会都不尊师重教,就会离大道越来越远。交友也应该以道为准的。至少应以文会友。若以利交友,纷争在所难免。柳宗元既警醒自己,也劝诫他人。)

不师如之何?吾何以成!不友如之何?吾何以增!吾欲从师,可从者谁?借有可从,举世笑之;吾欲取友,谁可取者?借有可取,中道或舍。仲尼不生,牙也久死。二人可作,惧吾不似。中焉可师,耻焉可友,谨是二物,用惕尔后。道苟在焉,佣丐为偶;道之反是,公侯以走。内考诸古,外考诸物,师乎友乎,敬尔无忽!

(不师意谓不学习。孔子曰:“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告诫我们不能堕落为困而不学者。我们应该拜交真正有道有德的老师和朋友,而避免与无道者交往。柳宗元强调拜师对安身立命的重要意义。)

(关于学德,我们现在处于知识经济大数据的科技时代,必须终身学习,学习经世致用的技能,研习安身立命的学问。关于师德,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钻研学问,不懈地学习再学习,对知识有深厚且广泛的兴趣,思想境界与精神境界不断地得到提高,设身处地为学生设想,尊者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老师希望学生后来者居上。做一个明师,而非名师,更非鸣师。)

 

以上两篇文章是在安翔二十届(赵晖和王莉娜)拜师会上的发言。

安翔2015410日于养涵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47期安翔信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