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南开大学837分析化学考研真题经典资料分享
标签:
南开大学考研2014南开大学考研教育 |
分类: 历年真题 |
南开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院:化学学院
考试科目:837分析化学(详细资料乐群南开考研网)
专业:分析化学
一、选择题
1.在少量实验数据的误差处理中,使用t分布是由于()
A.测量过程中存在系统误差
C.少量数据不符合统计规律
2.做对照实验的目的是()
A.提高实验的精密度
3.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必须具备一定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纯物质 B.标准物质 C.光谱物质 D.有足够的纯度,组成和化学式吻合,性质稳定
4.下列表述中最能说明系统误差小的是()
A.高精密度
C.标准偏差大
5.今欲配制pH=7.20的缓冲溶液,用0.10 mol/L H3PO4和0.10 mol/LNaOH溶液的体积比是()
2. .1:3
6.标定HCl标准溶液时,使用的基准物质碳酸钠中含有少量的碳酸氢钠,则分析结果产生何种误差()
A.正误差
B.负误差
7.某病人吞服10 g NH4Cl,一小时后,他的血液pH为7.38,已知碳酸的pKa1=6.38,pKa2=10.25。此时,他血液中的[HCO3-]/[H2CO3]之比是()
A.1/10
8.已知Ac-和Pb2+能形成络合物,今在pH=5.5的醋酸缓冲溶液中,用EDTA滴定等浓度的Pb2+至化学计量点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Pb=pY`
9.络合滴定中,滴定曲线突跃的大小与溶液pH的关系为()
A.pH越小,突跃越小
C.酸度越小,突跃越大
10.在含有Fe3+和Fe2+的溶液中,加入下列何种溶液,Fe3+/Fe2+电对的电位将降低()
1. 稀硫酸
B.HCl
11.在1mol/L 硫酸溶液中,Ce4+/Ce3+的条件电位为1.44V,Fe3+/Fe2+的条件电位为0.68V,以Ce4+滴定Fe2+,最适宜的指示剂为()
A.二苯胺磺酸钠
12.Ag2CrO4在0.0010 mol/L AgNO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0.0010mol/L K2CrO4中的溶解度()
A.小
13.用洗涤的方法能有效提高沉淀纯度的是()
A.混晶沉淀
14.某吸附指示剂(pKa=2.0)作银量法的指示剂,测定的pH应控制在()
A.pH<2.0
15.下列测定中将产生将产生正误差的是()
A.发扬司法测定Cl-加入糊精
C.测定Br-用荧光黄作为指示剂
二、填空题
1.定量分析中(
2判断下列情况对测定结果产生何种影响
(1)当以重铬酸钾为基准物,标定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时,有部分碘单质挥发了(
(2)用邻苯二甲酸标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时,滴管中有气泡,但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
3.有一微溶化合物MA,在一定酸度下,阴离子A有酸效应,计算其溶解度的公式为(
4.有一氯化铵样品,用莫尔法测定其中Cl-的含量时,应控制的pH范围是(
5.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氯化钡的纯度时,先将钡离子沉淀为Ba(IO3)2,洗涤后溶解并酸化,加入过量的碘化钾,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定,此处氯化钡与硫代硫酸钠的计量关系为:(
6.既可以标定氯化钠又可以高锰酸钾的基准物质是(
7.在以重铬酸钾法测定氧化铁时,0.01 mol/L 10ml相当于氧化铁(
8.根据随机误差分布的标准正态分布曲线,某测定值出现在u
1.0之间的概率为68.30%,则此测定值出现在μ>1.0的概率为(
9.今欲配制pZn为11.0溶液,若控制pH=5.5,在20
ml 0.20mol/L Zn2+溶液中,应加入同体积浓度为(
10.50ml 0.10mol/L 磷酸溶液和50 ml
三、简答题
1.为什么不能用EDTA直接滴定铝离子?如何用EDTA测定AL3+应怎样进行。
2.氢氧化钠溶液因保存不当吸收了二氧化碳,若以此滴定磷酸第二个化学计量点时,则磷酸的分析结果偏低、偏高还是无影响?为什么?
3.(1)在间接碘量法中,如果硫代硫酸钠滴过了头,能否用重铬酸钾回滴,为什么?
(2)若EDTA溶液中含有少量的Zn2+和Ca2+,在pH为5~6时,用Zn作基准物标定此溶液,若用标定过此的EDTA溶液测定Ca2+,结果如何,其原因是?
四、计算题
1.称取该试样2.000g,用水溶解,采用甲基橙为指示剂,以0.5000mol∙L-1HCl标准溶液滴定,用去32.00mL;而用酚酞作指示剂时,同样质量试样的溶液,只需上述HCl溶液12.00mL滴定至终点。问试样由何种成分组成?各组分的含量又是多少?
2.今有Na2S2O3标准溶液(T Na2S2O3/K2Cr2O7=0.005040 g/ml),
(1)此种溶液的浓度为多少?(M(K2Cr2O7)=294.18)
(2)将1.0500g软锰矿试样溶于浓HCL中,产生的Cl2通入碘化钾溶液后,将其稀释至250ml,从中移取20ml,用上述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需要16.20ml。计算软锰矿中二氧化锰的含量。
3.计算CuS在pH=10.0 NH3-NH4CL(c=0.10mol/L)缓冲溶液中的溶解度。
五、方案设计
1.Ca2++EDTA混合溶液中二者的浓度
2.Mn2++Fe3+混合液中的二者的浓度
仪器分析
六、选择题
1.欲分析165-360nm的波谱区的原子吸收光谱,选用的光源为:()
A.钨灯
2.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如怀疑存在化学干扰,采取下列哪些补救措施是不适当的()
A.加入释放剂
3.极谱分析中,底液加入配合剂后,这时半波电位相比不加时要有所改变,变化值的大小取决于()
A.配离子不稳定的常数
4.物质的紫外可见光谱产生的原因是()
A.分子的振动
5.库伦分析的理论基础是()
A电解方程式
6.电位测定时,溶液搅拌的目的是()
A.缩短电极建立的平衡时间
C.让更多的离子电极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7.今要测定14N和15N的天然强度,宜采用下列哪一种分析方法()
A.原子发射光谱
8.下列气体中不能用作气相色谱载气的是()
A.氢气
9.分子离子峰弱的化合物是()
A.共轭烯烃及硝基化合物
C.脂肪族及硝基化合物
10.在C2H5F中,F对下列离子峰有贡献的是()
A.M
七、填空题
1.分光光度法用于多组分测定的前提是(
2.在分光光度计中,常因波长范围不同而选用不同的材料,下面三种材料的容器,各适用的光区为
(1)石英比色皿用于(
(2)玻璃比色皿用于(
(3)氯化钠窗片吸收池用于(
3.核磁矩是由于(
4.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与连续波核磁共振波谱仪相比,其主要优点为(
5.氧化还原电位滴定常用的指示电极为(
6.将直流电通入食盐水的烧杯中,两个电极上的反应产物是(
7.当被测物质的浓度极低时,用溶出伏安法测定可采取(
8.化合物C2H2Cl3在1HNMR谱图上,在σ=2.7处只有一个单峰,它的结构式为(
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氘灯背景校正器,可以背景的影响,提高分析测定的灵敏度,其原因是(
10.电解时还原反应发生在(
八、计算题
1.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某溶液中Cd的含量时,得吸光度为0.141。在50mL这种试液中加入1mL浓度为1.00×10-3mol/L的Cd标准溶液后,测得吸光度为0.235,而在同样条件下,测得蒸馏水的吸光度为0.010,试求未知液中Cd的含量和该原子吸收光度计的灵敏度(即1%吸光度时的浓度)。
2.在用Cu2+离子电极测定如下组成的电池时,得电动势值为0.113V,Cu2+离子电极│Cu(1.5×10-4mol/L)溶液体积20mL||SCE向溶液中加入5mLNH3溶液,使待测液中NH3浓度保持为0.1mol/L,这时测得电动势值为0.593V,试求铜氨配离子[Cu(NH3)32+]的不稳定常数。
3.在某一柱上分离一试样,得以下数据。组分A、B及非滞留组分C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0min、5.0min和1.0min。
问:
(1)B停留在固定相中的时间是A的几倍?
(2)B的分配系数是A的几倍?
(3)当柱长增加一倍,峰宽增加多少倍?
详细考研资料:乐群南开考研网(www.nankaikao.com)
2014南开大学考研群:24956453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