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山西长治郊区良才村元代古碑考察记

(2014-04-10 09:43:31)
标签:

转载

良才寺元代古碑考察

 

张全生 张金旺 张鑫景

为了研究故漳村及当地的历史文化,今年(2012)47(国历三月十七),我们三人专程到小寒山上(石圪节矿之西)的良才村,考察了竖立在舞台院的元代古碑(至元五年已卯公元1339年刻)。

关于古石碑

这是一通青石碑,碑额、碑体、碑座齐全,通高约有 三米五左右,宽约一米,厚约30碑额正面楷体刻字“慈云院记”,碑体正面的碑文,在史话第十三期已全文刊出(文字录自光绪甲申年潞城县志金石部),这里不再重复(历经风雨,字迹斑剥,若无志书,几近难辨)

http://s8/bmiddle/9de64c81td4963294f147&690

http://s1/bmiddle/9de64c81td49635b5dab0&690

http://s1/bmiddle/9de64c81td49638cb3bd0&690

http://s16/bmiddle/9de64c81td4963bbfa6bf&690

http://s2/bmiddle/9de64c81td496422b7f21&690

据村民们说,三四十年前,这通碑的字迹还是非常清晰的,曾经有从北京等地来的人,拓过两三次碑。这些年风化加快了,也许是空气污染严重了。应该好好保护这个古物,可我们也不知该找什么部门。眼睁睁看着一天天风化下去,干着急没办法。

功德施主抄录

本次考察重点是抄录碑阴文字,这部分内容志书不载,却是研究地方文化的关键资料。文字皆是阴刻楷体,每字约指甲盖大小,十有一二模糊难辨。从右向左竖排。

第一行是:屯留西管施主  潞城东管施主

其余文字,摘要(村名全录,姓氏人名选录有代表意义的)如下

德主 ** ** 王智 **   韩村 *** 北村 郭明* 郭世英 魏志 申忠 中封仁村 申世 **南封仁村 ** ** 申明 ** 西白兔村 ** ** ** ** ** ** 南鱼 ** 寺下村 ** ** ** 石室村 ** ** 北村 ** 崔诚 ** 崔蒙村 董巨卿 ** ** * 吴德 北鱼 崔玉 郭才卿 杜国* ** ** ** ** ** **

張慶 仲良 宇文珏 宇文 宇文玘 仲明 韩诚 辛庄 ** 魏村 崔巨川 ** ** ** ** 孛天瑞 陈和 王村 崔居* 焦仲宽 焦泰 ** 西王村 ** ** ** ** ** 西 李信 韩君祥 李宽 君玉 安居村 张聚 王惠迪 ** 张仲贵 ** **

屯留 辛庄村 前潞州鲁花散术 王文秀 ** 西申庄 **        

崇慶 李信 住持兴教大师** 能俊 尚座**李恩   天平院 尊府僧*  *浮山寺住持 智儒   *天寺**  宝雨寺** 

襄垣縣 合漳村 平村寺    襄垣縣紫岩山 ** 

大寶峰寺住持僧 尊府僧 遷大師 監寺 善禧  靈空開化院 * 海英     二聖靈泉院   子普淨院  故城嘉佑院    大賢聖福院

    法登明海  善妙智  福德洪才慶  普賢覺道成

碑文中有关故漳村的内容分析

1 碑上没有“故漳村”而有“故张村”,从所刻人名姓氏特点来分析,“故张”就是现在的“故漳”。类似情况还有“北张村”,可能就是现在的“漳村”。“东王”“西王”就是现在的“东旺”“西旺”。“寺下”“东北村”就是现在的“寺底”“东古村”。  这也是古代以姓为村的规律,说明我们故漳在元代之前,就是“故张村”。清初已改为“故彰”(河南栾川潭头张姓外迁分支祖坟碑),“张”改“彰”的时间,就可确定在明代了。另外,在土地庙、三教庙也有“故彰”刻字,其建筑年代也是明代,这一结论应该是可靠的。

2 故漳村的姓氏有三个,分别是张、文、韩。这与我村的口头流传说法一致,互相印证。

同时可以证实,故漳村现在的“宇”姓原本就是复姓“宇文”。另外,故漳的韩姓虽然现在不多,但在以前曾是望族,有“韩家街”、“韩家店”“韩文公土地”就不足为奇了。

 

                                           (本文已在<故漳史话第43期刊出)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