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片教研的意义
(2012-04-10 09:47:49)
标签:
杂谈 |
联片教研作为一种新的教研形式,是为整合学科资源、学校研究资源、教师资源,满足学校、教师需求,促进区域学校、教师之间交流分享的一个切入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联片教研实际上是一种空间延伸,放大的校本研修,也是一种广义概念的“同伴互动”。 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尝试开展区域性的连片教研活动,该活动进一步加强校际间的教研合作与交流,整合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实现校际间教学活动优势互补,促进教师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开展连片教研活动对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学校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区域教育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连片教研可以促进课堂的有效教学
联片教研以“校本”为基本概念,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目的,以有效实施新课程为工作目标,以校际合作、区域联动、优势互补为行动策略的“大校本”教研工作机制。联片教研扩大了教研的职能,挖掘学校内在资源,促进教研更加科学有效。
联片教研能够更好地打破校际壁垒、打破学科壁垒,开放校园、开放课堂、开放研究,在相互学习交流中自加压力、自生动力,努力挖掘、发挥各自长处、辐射四周,从而达到强弱互补、资源共享、交互引领、双赢共好的目的。
各区域学校根据实际,建立学校联合体,开展连片教学,建立教、学、研一体化的运行机制,采用“集中教研、分散活动”的实施策略,通过校际评课、校际互访、校际专研模式达到校际同行,使大家互助合作、交流共享。校际连片教研可以通过名师引领培养新秀,通过结对教研共享校际资源,通过校际连片教研解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教育教学方法问题、课堂教学流程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完善各校的复习策略、促进考试质量分析等。
二、连片教研有利于推动地区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
联片教研打破了市、乡、学校、教师单向自上而下的教研方式,加强了校际之间、教师之间的联系,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互补,联片教研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学片为平台,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构建了研修一体化的校本研修模式。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差异,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导致各地区的教育软件和硬件有差异,全国各地的教育发展参差不齐。同一地区也因各方面的也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教育的发展也有差异。如何缩小同一区域教育发展的差异?通过开展连片教研活动,可以充分根据区域特点,区域学校开展帮扶活动,实现各所学校优势互补,搭建各所学校优秀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对促进各个学校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和启迪,有利于推动地区教育教学工作的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
联片教研能够凝聚各学校的力量,充分发挥各学校的主观能动作用,为联片教研活动献计献策,有效促进学校的均衡发展。促进教师的成长,促进联片教研团队的发展,带动学校的教研活动。通过联片教研,广大教师深刻认识到,在进行各种教学活动改进时,目的就是调动课堂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正是联片教研这个广阔的平台,给了教师专业发展以巨大的空间和有力支撑。
三、联片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联片教研活动的开展,使基层教师拥有更多的参与教研的机会,拥有了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拥有了更多共享交流的空间,联片教研改变了教师独学无友的状况,满足了教师交流研究的渴望达到了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共同成长的目的。
联片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联片教研,促内需发展。联片教研以促进区域教育资源均衡优质发展为目的,以推动校本教育工作为重点,以校本研修与网络研修为平台,形成以校为本、城乡结合、校际互动、教师间互动、中心辐射,以强带弱的校本教研机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连片教研要落到实处,不能停留于形式
近年来,很多区域都开展了连片教研活动,比以前局限于学习内部的校本教研活动的意义更广泛。
但是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连片教研的目标层次不高,许多活动停留于形式,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力度不够,每个学校的常规要求及制度不能统一、面对的对象差异较大、时间缺乏保证、教师的目的不明确及认识不到位而动力不足。很多的联片教研活动,都停留在到各个学校听听课、评评课、作作计划等,缺核心的内容,应付的成分较多,所以质量不能保证。
所以连片教研要讲究实际和实效,教研中心要统一制定方案,确定主题,不需面面俱到,只需把教师们认为难度较大的,对教材把握不准的内容列出来,以片为单位进行研讨,定出处理方法,再统一交流。
对于从3月9日开始的网上远程研修培训,因为看到每一个模块内容对于课改工作帮助不是很大,多数处于挂线状态,一是觉得意义不大,二是也没得时间。可是在每一个模块总有一个专家的讲座还是能够吸引耳朵的,这个星期进入第四模块学习,觉得有一定指导意义,于是听了,也围绕连片教研有感而发,特别是西城区的做法很值得推广,值得樊城区的片区教研学习,什么事情都应该落到实处,形成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