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导学案
(2012-03-29 18:30:00)
标签:
杂谈 |
襄阳市前进路小学语文(三)年级《12、想别人没想到的》导学案
课型 |
综合课型 |
课时 |
第一课时 |
主备人 |
潘娟 |
|
审核人 |
潘娟 |
复备人 |
马玉娟 |
本周行为训练重点 |
小组合作讨论 共同解决问题 |
|
班级 |
|
小组 |
|
姓名 |
|
|
学习 目标 |
1、我能通过拼读、查字典等方式认读字词,理解词义。 2、我能通过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我能通过小组讨论,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4、我能通过展示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
|||||
知识链接 |
创新:原意有三层含义,一个是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现如今,创新能力是时下最缺、最紧要的一种能力。我们学过的课文中《爱迪生救妈妈》就是这样的,爱迪生面对当时的困难,能想到拿镜子反射蜡烛的光线,最终用自己的智慧救了妈妈,他就是一个勇于创新的孩子! |
|||||
时间预设 |
导学3分钟、独学3分钟、、对学5分钟、群学10分钟、展示15分钟、测评整理4分钟 |
|||||
预习要求:1、熟读课文、理解“连绵起伏、若隐若现、恍然大悟”等词语。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
二、 1、借助文中拼音,读通读顺课文。(难读的地方可多读几遍) 2、思考文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互学: (1)对学(对子学习你真棒!) 1、对子之间齐读下列词语,并理解。 召集、连绵不断、连绵起伏、若隐若现、恍然大悟、恰好、 理解:连绵起伏、若隐若现、恍然大悟(C类生黑板板书、A类生检查) 2、对子之间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提示:注意检查对子是否读正确。) 3、对子之间互相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群学(合作学习齐努力!) 1、组长组织同学们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小组内讨论: *画师给徒弟们出了一道什么题?(用横线标出) *大徒弟、二徒弟和小徒弟分别是怎么做的呢?(用~~标注) *观察文中的插图,默读第7自然段,思考: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呢?
(3)展示(我自信、我展示) 抽任务条领取以上小组内讨论的问题。 2、我还能找到别的方法画出更多的骆驼吗? 3、我能表现“此处无声胜有声”“万绿丛中一点红发 ” 我能得到( 四、测评 1、从“连绵起伏、若隐若现、恍然大悟”中挑选一个词语造句。(必做题) 2、(选做题) 我来夸夸小徒弟: 我们要学习小徒弟的 五、整理导学案。 |
师生笔记
(提示:词语理解可查词典,可联系上下文,可换同义词,可造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