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见的均线状态分析方法

(2012-10-19 10:31:38)
标签:

股票

   在市场中,均线有各种不同的状态.投资者通过均线判断和交
    易,实际上就是通过判断这些均线的状态来得出答案。笔者在此
    将针对均线的各种状态来阐述均线的分析方法。
线较远时,均线对股价有天然的吸引作用,这个吸引作用所导致的
股价向均线粘合就是回填。
    均线回填的原理很简单,均线反映的是整体市场成本,当市场
上涨时,市场成本也随之上升。股价在短期内若上涨过快,其换手
往往不够充分,市场短期获利盘会出现回吐,形成获利卖压,股价
向成本线回调;相反,若股价短期内下跌过快,由于市场成本没有
快速下降,市场平均成本出现亏损,相应抛压就会减轻,此时往往
出现空头回补,买盘力量增加,股价向均线反弹。例如.20日均线
反映了20日内投资者的平均成本。均线回填在牛市中表现为上
涨中的回调,在熊市中表现为下跌中的反弹。
    二、均线粘合
    均线粘合,顾名思义,就是多条均线粘合在一起。根据均线的
成本远离,均线粘合所代表的意义就是,阶段性市场成本趋于一
致。例如,60日、30日、20日、10日、5日这些均线粘合在一起,就
意味着市场中60日、30日、20日、10日及5日内的投资者成本趋
于一致,
    在市场中,成本趋于一致,多空必然会展开博弈和争夺,多方
胜则涨,空方胜则跌。如果双方力量均衡,则会出现窄幅震荡局
面.均线粘合一般出现在上涨或下跌后,粘合后会根据多空力量
做出方向性选择.如果一时多空无法分出胜负,则会展开窄幅震
荡调整.
    对投资者来说,均线粘合很可能意味着市场要变盘,至少意味
着股价要经受阶段性调整。粘合是投资者务必关注的重要均线状
态,粘合后的选择是判断趋势的重要依据o
    其实,当均线出现粘合现象时,市场上所有的人都能看出来,
重要的不是看出来,而是在变盘前发现趋势的变化,从而先人一步
介入或退出。均线的判断必须遵循均线使用原理。例如,若短期
均线粘合,而长期均线依然强劲向上或由向下开始转平,那么变盘
且其判断有一定的滞后性。例如,高位见顶后,其均线往往还在继
续上行,但股价已经明显出现底部,甚至跌破均线.因此,当股价
跌破重要均线且反弹无力时,就要注意卖出。
    均线系统虽然是炒股中的最重要工具之一,却不是唯一的工
具。市场中的任何分析工具都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完善的,都有其
自身的缺陷和短处。因此,投资者进行技术判断时,不能完全迷信
于一种技术,而要结合多项重要技术进行判断,这样才更为准确.
比如说,可以利用趋势、量价、技术形态等配合均线进行判断,多项
技术合用其实是一个取长补短的过程。
  三、均线修复
  由于均线在市场中代表的是时间段内的成本,所以,当市场上
行时,市场成本会逐渐上升,均线向上运行;相反,当市场下行时,
市场成本会逐渐下降,均线向下运行.在市场运行中,股价始终围
绕着均线进行波动,而均线运行的方向往往就是趋势的方向。股
价与均线之间是相互吸引、运行方式不同的曲线,当股价远离均线
时,由于成本因素,将导致股价向均线回归,从而形成回调或反弹,
这种现象就是均线的修复.
    1.均线修复方式
    均线有两种修复方式:主动修复和被动修复。
    (1)主动修复
    主动修复是指,当股价偏离均线较远时,股价出现剧烈波动,
并通过剧烈波动,快速向均线靠拢。这种修复往往出现在股价暴
涨或暴跌后。
    ①暴涨后的主动性修复
^“qF    当股价突遇某种利好、被大资金操纵或进入冲顶时,会突然出
自己
    现连续的快速拉升。经过快速的上涨后,股价远离均线,同时短
    期、中期、长期均线处于发散状态。当上升动能消耗殆尽,涌动的
    买盘大量被满足时,买盘力量趋弱,市场卖盘大幅增加,买卖力量
    严重失衡,股价随即快速下跌。股价的下跌又会带来新的恐慌盘,
    市场泥沙俱下,股价将主动性地向均线靠拢。这是暴涨后的主动
    性修复。
    ②暴跌后的主动性修复
    当股价破位下跌或连续下跌后,市场进入恐慌阶段。连续暴跌,
股价快速远离均线,短期、中期、长期均线呈发散状态。当恐慌性抛
盘逐渐力竭,市场抛压减轻,低位回补和多头形成做多力量,市场出
现快速反弹,股价快速向均线靠近。这是暴跌后的主动性修复。
    (2)被动修复
    在市场运行中,有时由于市场处于超强状态,当股价暴涨或暴
跌,股价远离均线后,并未出现主动性的快速修复。此时,市场一
般会出现强势震荡,股价原地踏步。在震荡过程中,均线会被动性
地上行,与股价靠近。这就是被动性均线的修复,这类情况一般出
现在下跌或上涨途中,是上涨或下跌的中期。
    ①上涨趋势中的被动修复
    市场处于上升趋势中,当股价偏离均线时,由于市场处于强
势,交投活跃,卖盘压力被踊跃人市的资金接盘,股票获得充分换
手,获利盘减少,整体市场成本上升,市场最终没有完成主动性修
复的动力,只能被动地等待均线跟进。一旦均线跟迸,由于市场成
本趋于一致,股价获利盘基本消化,市场会重新进入升势。这就是
上升趋势中的被动均线修复。
    ②下跌趋势中的被动修复
    市场处于下跌趋势中,当股价偏离均线时,由于市场刚刚遭受
空方打压,处于极度弱势,交投清淡,市场缺少新的、强大的买盎力
量,导致股价无法强力反弹,最终只能原地踏步。一旦均线压下
来,由于市场成本再度趋于一致,新的大量卖压会再次涌出,股价
会继续下跌。这就是下跌趋势中的被动均线修复。
    2.均线修复方式的判断


    在市场运行过程中,股价不断出现波动和均线的修复。对于
均线的修复,关键问题不是看它如何修复,而是要根据当时的状
态,判断市场会选择何种修复方式,以便提前预判未来趋势的运
行.对于修复方式的判断,主要考虑以下四方面因素:
    (1)量能因素
    一般情况下,上涨时成交连续活跃,形成强势市场整理,出现
均线被动修复的可能性就大;相反,则可能出现主动性的修复。这


里,主要考虑的是市场充分换手,前者换手较为充分,市场买盘力
量足;后者换手不够,市场买盘力量相对较弱。如果股价连续下跌
后-市场成交低迷,换手不够,反弹乏力,此时由于市场信心缺失,
股价一般不会出现强势反弹,从而形成下跌时的被动性修复.
    (2)速度因素
    主动性修复一般出现在暴涨暴跌后,被动性修复一般出现在
相对温和的上涨或下跌后。
    (3)均线的发散程度
    主动性修复一般发生在均线发散程度较大时,被动性修复往
往出现在均线发散程度较为温和时。
    (4)乖离率因素
    当乖离宰很大时,往往会出现主动性的回调,会进行主动性修
复;相反,如果乖离率不是很大,一般会出现被动性修复.
    四、均线发散
    均线的发散往往出现在股价剧烈波动时;发散从短期均线开
始,逐渐向中长期均线蔓延。均线发散是趋势与股价剧烈变化的
信号,是投资者必须关注的时间点。一般情况下,一旦均线出现发
散,往往意味着市场的剧烈变动,而在剧烈变动中和剧烈变动后,
都会因为剧烈变动而涌现新的机会。
    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一旦均线发散,就要对市场做出新的
评估和判断,并对后市的策略做H:相应调整,以备新的机会出现。
  五、均线背离
  很多投资者不明白背离的基本慨念,关于讨论背离概念的邮
件经常出现在。黄金游戏”系列的交流邮箱中。其实,背离就是指,
股价运行趋势与呈现它的指标之间发生方向性的不一致,或度量
    上的不一致。例如,股价向上运行,均线呈现下行趋势,就是股价
    与均线的背离。短期均线出现背离对市场影响不大,但中长期均
    线的背离往往意味着趋势原来运行的方向难以持续,有可能改向
    境运行的方向运行。
L-.:-均线背离主要分为两种:顶部的背离与底部的背离。从成本
的角度,比较好理解这两种背离。当股票见顶后,中长期均线开始
向下运行,中长期成本在下降,而此时股价若与中长期均线背离上
行,那么后市将随着股价突破中长期均线而上升,股价与成本线会
脱离得越来越远,市场抛压越来越大,最终导致股价趋势向中长期
均线趋势逆转。当股价见底时,中长期均线的背离往往最终导致
均线逆转而与股价同步向E。这里的背离也很好理解,当股价长
期下跌,中长期均线同时也长期下跌时,一旦股价向下运行的速率
逐渐降低,随之中长期均线下行的速度也会降低,此时若出现一波
时间较长的反攻并突破中长期均线,则均线会随着股价的上涨,转
而跟随股价上行。
       对于均线和股价,我们可以将它们比喻成拔河的双方,哪一方
的力气更大,最终就会沿着谁的方向运行。当股价经过较长时间
上涨见顶后,市场总体上足弱势的。此时的反弹,即使一时强势突
破中长期均线,但由于均线有继续下行的动力,最终股价上升的动
力枯竭,必然会随均线下行。相反,如果股价经过较长时间下跌..
空方动能释放基本完成,此时均线下跌速度逐渐放缓,其总体向下
运行的动能也在减弱。此时,若股价有较为强势的上涨,则股价力
量强于均线力量,均线最终会被股价扭转。图7.3中的两次背离
就是这种情况的现实案例。
    股价与均线出现交叉背离的情况,在市场中较为常见,这种指
标并不能作为判断转势的绝对性指标。真正的判断趋势,应该使
用多指标与外部环境结合起来判断.在运用均线背离技术时,投
资者一般要注意如下三个问题:
    1.背离必须在股价穿越均线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穿越,即使
运行方向相反,也不能成为均线背离。
    2.均线判断短期顶底,容易失误。判断短期的顶底时,只有在
股价出现剧烈震荡的情况下才可靠;相反,如果股价与均线发生背
离,但股价并未出现剧烈震荡,此时说明股价运行并不理会均线的
背离,股价依然沿着原有的趋势或状态运行。
    3.在市场处于极其强势或极其弱势的状态下,应当运用均线
反转原理来判断市场。在极其强势的市场中,由于连续放量突破
均线,股价与均线发生背离,突破后股价在高位强势震荡。此时,
往往是均线在犹豫后跟上股价的运行。判断这一点,如上文所说,
关键在于,成交量必须连续放大。在极其弱势的市场中,由于连续
破位下跌,当股价在低位反弹无力时,即使此时股价逐渐走稳,也
不足买人时机。如前所述,随着均线的下压,股价仍有较大可能破
位下跌而形成新的下跌趋势.  六、均线穿越
股价穿越均线的情形很普遍,而且均线穿越经常发出错误或
自己
    虚假的突破信号。很遗憾的是,没有方法能够绝对准确地判断出
    哪些是虚假或错误的信号,哪些是真实的突破信号。对于突破均
    线,通常有两种方法来判断是虚假突破还是真实突破:
    1.比饲法
    比例法主要用来判断中长期趋势,均线参数周期一般较长.
  日均线后两个或兰个交易日能够站稳.即可认为是有效突破.
    另外,投资者在判断均线突破时.一定要注意另外两点:
    第一,均线的运行方向。当股价运行方向与中长期均线的运
行方向发生背离时,投资者要注意,其突破可能是假突破。例如,
股票见顶后,60日线下行,股价突破均线后.60日线并没有跟随股
价扭转的趋势,这种突破就可能是假突破。
    第二,突破均线时的量能。一般情况下,当被均线压制或支
撑,若股价放量突破或跌破均线,则认为相应的周期性突破为有效
突破。
    七、均线角度
    当股票处于上升趋势时,均线较为理想的上升角度范围一般
是450土150,超过这个理想角度上限的上涨,一般难以长期维持;低
于这个角度下限的上涨,一般较为缓慢,可以说,并未进入较为理
想的上升状态。
    当股票处于下跌趋势时,均线正常下降角度范围一般也在
450±l 50,如果大于上限,其下跌趋势往往不会长期持续。如果小
于下限,则有两种状况:(1)还未有效下跌;(2)已经跌够,趋势正在
转好。
    均线角度用来衡量相应周期的趋势状况.上升趋势中,角度
越大,代表相应周期的上升力度越猛,相反就越弱;下降趋势中,角
度越大,代表相应周期的下跌力度越猛,相反就越弱。
    均线是分析市场的重要工具,但不是唯一的工具,也不是任何
时候皆准的工具。笔者向来的观点就是:判断市场不要只用一种
工具,而要利用几种主要工具进行综合性的判断。例如,趋势、均
线、量价、技术形态、K线就是技术分析最主要的五大因素,而相应
其他诸如MACD、BOLL、RSI等指标则可作为参考因素。
    在市场中,当一只股票的筹码集中度过高,被较大程度地控制
后,其走势往往会出乎一般判断的预料。例如,一只股票之前一直
弱势盘整、疲疲沓沓,突然就因为某种因素连续涨停,这就是典型
的庄股。对于这种股票,投资者一般需要长时问的跟踪,然后在大
势不变的情况下与主力对阵,一直持有筹码。一般在牛市中对有
概念的ST股,使用这种策略比较有效.
    另外,投资者利用均线分析,一定要注意均线周期的长短、均
线的排列状态以及均线的上涨角度。只有利用这些因素进行综合
判断,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行情。
    真正有用的是均线系统,也就是由若干条代表短期、中期、长
期走势的均线所构成的技术评价系统。
第二节  短期、中期、长期均线获利办法
    在实际操作中,均线系统总体上来说不是由一根均线判断,而
是由若干条代表短期、中期、长期走势的均线构成相应的评价系
统。道理很简单,如果股价站在10日均线上面,说明股价相对于
10日均线处于强势状态;相反,如果股价处于10日均线下面,就代
表弱势状态。如果股价站在1 0日均线上面,却在20日均线下面,
那么股票相对于1 0日均线是强势,相对于20日均线就是弱势。
    趋势到底足强还是弱?有什么样的判断标准?又该如何实际
操作呢?这些问题,同样适用于短期服从长期的均线原理。例如,
当股价运行在20口线上方及60日线下方,说明中短线股价处于强
势状态,但中长线仍处于弱势状态。再比如,若股价已经站在60
日线E方,中长期走好,但代表长期走势的200日均线和250日均
线还未走好,这是否可以看作介入机会呢?其实,市场强弱都是相
对的,晟关键的问题是,操作者以什么样的标准来介入。如同上面
的例子,就中长期的投资者来说,是好的介入机会,而对于超长期
的投资者来说则不一定。这就是为什么笔者在博客中一直强调:
买人前一定要搞清楚,是要做短线还是做中长线;确认了介入标
准,就可以选择相应的介入机会了。
    根据均线判断市场,无非就是通过判断股价与均线、均线与均
线的位置关系来判断行情.而股价与均线的关系,无非就是在上、
表弱势,即空头市场;长期均线在下代表强势,即多头市场。市场
的财富效应当然出现在短期均线在上的行情中。
    一、均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均线与均线的位置关系是判断行情的关键,它们的位置关系
主要有三类:
    1.深度缠绕
    短期均线围绕长期均线上下反复小幅震荡缠绕,或粘合在一
起.这种状况一般出现在一段趋势后的较大级别调整中和趋势发
生转折时,实质上,这种缠绕后面临的就是股票阶段性选择方向。
因此,这种情况是投资者需要做出抉择判断的时候。特别应该注
意的是,若长期、中期、短期均线粘合在一起,往往意味着趋势的大
转折.图7.6显示了沪市自2007年底至2008年初,大盘在最后一
波技术反弹后见大顶时的形态,当20日、30日、60日、1 20日这些
分别代表中短线、中线、中长线、长线的均线,出现粘合且方向有所
改变时,市场就彻底见了大顶。
  趋势运行。这是市场运行中最常见的均线技术形态,特别是在下
行趋势中,一般来说,短期均线一旦出现阶段性向长期均线靠近,
反弹往往就基本结束了。如图7.7所示,与图7.6同一个位置,当
30日均线向60日均线靠近但未相交时,反弹结束。
圈7.7
    3.并驾齐驱
    短期均线基本上与长期均线保持较远的距离,只是有时短期
均线略微走平,与长期均线稍稍靠近一点,随即又开始原来的趋势
运行。这种情形不太常见,一般只出现在极度强势或极度弱势之
中.但实际上,这种剧烈的走势往往是难以持续的。图7.8显示
了东方通信(600776)在2006年5月出现的并驾齐驱走势.
    二、均线的两种缠绕状态


    以上三种走势,第一种最为重要,第二种次之,最后是第三种。
之所以第一种最为重要,是因为行情的转折往往出现在深度缠绕
之后。根据笔者的经验,有两种缠绕状态很常见,也很重要:
    1.陷阱式
    当股票的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经过缠绕后,突然突破相应均
线,并向原来均线运行的方向剧烈运动一段距离,然后股票发生转
折。应用在上涨趋势中就是多头陷阱,应用在下跌趋势中就是空
头陷阱。
    2.转折式
    当股票的短期均线与长期均线经过反复、长时间的缠绕后,使
得K线图上形成了一个窄幅的箱体,震荡完成股票的选择方向后,
往往伴随着较剧烈的趋势运动。例如,当处于较为长期的下跌趋
势,长期均线较长时间运行在短期均线上方,如果出现这种转折式
缠绕后,短期均线和股价突破长期均线,则很可能意味着市场见
底,阶段性机会出现.
  三、均线操作法   在市场操作中,投资者所面对的无非是四种选择:买、卖、持
自己
    ’    有和空仓。空仓在这里可以忽略不提,关键就在于买和卖的时机
    选择,持有是中间状态。简单点说,投资者必须明白,自己在于什
    么?为什么买?在何种情况下卖?出现意外时应如何应付?等
    等。一般情况下,投资者可以根据操作的周期,将均线操作法分
    为短期均线操作法、中长期均线操作法和长短期结合的均线操作
    法.
    1.短期均线操作法
    (1)短期操作原则
    ①短线操作需要关注大势。关注大势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在
没有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进行短线操作;反之,如果在系统性风险
很强的市场中进行短线市场操作,可能招致大幅的亏损,甚至不小
心被深套。
    ②熊市中短线操作,要早于技术指标发出卖出信号卖出。也
就是说,只要有一定利润,当技术指标还未出现特别明显的信号
时,即可考虑卖出。
    ③短线操作必须注意时间成本.一旦股票在短期内没有按照
判断的走势运行,就要及时卖出,短线操作忌讳资金停滞.
    ④短线操作注意止损。短线坚决不能被套,投资者要在最没
有机会跌的时候介入,在跌破止损位时退出。
    ⑤短线操作需要快进快出。短线不可长期恋战,不能把短线
炒成中线,把中线炒成长线.短线就是短线,找的就是市场空隙和
短期波动差价.当然,短线对技术要求和盘面感觉要求较高。
    ⑥不加仓原则。短线决不能因为亏损而补仓。
    ⑦第一时间原则,如果感觉节奏错过,即不再追。
    ⑧把握热点原则。一般只有热点股才有较快速的短期波动,
也才有有效的短期差价.
    ⑨介入看量原则。即当股票启动时,要注意量能变化,如果没
有量能支撑,则不进为妙。
    (2)5日、10日、20日三线操作法


    首先,这三条均线分别有各自的功能。5日、10日线为操作
线,即利用它们来判断短线的操作时机;20日线为定向线,即利用
它来判断中短线的方向。若20日线在上且运行方向朝下,5日线、
10日线均在下,那么这属于不可操作范围;相反,才是可操作范围.
但是,如果三线互相缠绕,根据缠绕的规律,缠绕无非是趋势的中
继或趋势的转折,这就需要明确的多空信号,才能进行相应判断.
   。但实际上,这并非一个很好的操作技
术平台,原因有三点:(1)三线在缠绕中;(2)股价一直未能脱离20
日线*(3)量能上没有任何体现。这个时候,首先可以确认,这是一
个非理想操作平台,即使试着操作,当三线再度转而向下时,就是
离场的时机,因为可以确认没有短线操作机会,再结合当时大势,
离场是最明智的选择。此股从2008年8月开始再度进入下跌周
期,此后连续三个多月一直处于不可操作的技术状态。2008年1 1
月,大盘大势出现了好转,此股也开始出现第一个较为理想的中短
线操作时机。如图7.9所示,在股价最低区域,股价、均线开始出现
变化。首先,股价在不创新低后开始放量突破,连续放量后一口气突
破5日线、10日线和20日线,接着5日线、10日线和20日线陆续形
成黄金交叉,量能继续放大,股票进入中短线操作范围。直到第二个
方框处,三线开始粘合,重新进入了中短线的不可操作区.接着,
2009年2月初股价再度放量突破三线,5日线和10日线再度突破20
日线形成黄金交叉,这样股票再度进入中短线的操作区。
    从以上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三线操作法在股票实际操作当
    中是极其有效的短线操作法。当然,这并非是没有缺陷的中短线
    操作法。比如说,它可能会错过极度的底背离;中短线由于存在均
  --一-152
线假突破的情况,就可能导致判断上的失误。但这并不能否定均
线在市场操作中的作用。实际上,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瑕疵的技
术。在实际操作当中,利用这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再加上其他技
术,譬如MACD、量价、消息面、政策面等,结合起来进行判断,最终
形成的就是一个完善的操作系统,操作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以上只是短线均线操作配合的案例,读者自己可以根据具体
个股和个人习惯的不同,适当对这些均线做出调整。例如,有些投
资者更愿意把周期放长一些,把20日线换成30日线;有些投资者
是利用斐波那契奇数来进行均线的捧列,这些都是可行的。原则
是要适用,以个人使用得心应手为前提.
    2.中长期均线操作法
    (1)中长期操作原则
    ①中长线操作更要关注人势。因为中长期操盘就是以大势为
操作基础,只有在大势向好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巾长线的操盘;反
之,如果在系统性风险很大或趋势向下的市场中进行中长线投资,
结局只有一个——亏损。
    ②当出现有趋势变化的告警信号时,中长线操作要开始提高
警惕,一旦技术意义上确认或明显风险加大,应择机部分退出或全
部退出。
    ③中长线操作必须注意个股大势,即整体图形趋势是否具备
相应的长期七涨动力和爆发力。
    ④巾长线操作允许一定程度昀浅套,但买人日寸,一定要选好至
少没有系统性风险的时机。一旦出现系统性风险,唯一正确的做
法就是退出.
    ⑤中长线要有耐心,不应因为小幅、短期的波动而丧失持股信
心。从技术意义上说,只要不超出当时的预估,就可以耐心持股。
    ⑥可适当追加投资。当股票向下调整而整体趋势不变,或股
票突破进入新的区间时,可进行加仓操作.


    ⑦把握大的板块轮动。对于中长线投资.少则一两个月,多则
长达数年.对于这样的投资,关键就在于对大的热点板块的把握。
    ⑧介入看量原则。即当股票有新的突破时,要注意量能是否
伴有积极变化。对于中长线的股票来ist,连续放量,然后展开突破
  才足有效突破,后劲也才更足。
    (2)20日、30日、60日三线操作法
    与中短线的三线操作法相同,这三条均线分别有各自的功能。
20日线和30日线为操作线,即利用它们来判断操作时机;60日线
为中长期定向线,即利用60日线来判断中长线的方向。若60日线
在上且运行方向向下,20日线、30日线均在下,这属于空仓不可操
作范围;相反,就是可操作范围。但是,如果三线互相缠绕,根据缠
绕的规律,缠绕意味着趋势的中继或趋势的转折,这就需要明确的
多空信号才能进行相应判断。
   ,股价虽
然短期内突破60日均线,20日线和30日线这两条操作线也形成金
叉,但这两条操作绒并未能突破定向线60日线,且在未改变60日线
    方向的情况下,股价再次跌破三线。这种情况下,虽然股价获得一时
    突破,但从中长线上看,这只是短期的波动,并未产生中长线的操作
    机会。再看第二个方框,股价、量能虽然有起色,但60日线并未改变
    方向。不过,此时量能开始放大、60日线下降速度放缓是一个积极的
    多头信号。在接下来的调整中,当股价调整到向上跳空缺口附近时,
 量能极度萎缩,这说明市场惜售,是可能空翻多的信号。此时.20日
线、30日线和60日线粘合在一起,从均线粘合后的运行规律看,这正
处于选择方向的前期。接着,当股价放量突破三线,最后20日线和
30日线突破60日线并形成金叉,确认中长线获得突破,股票进入上
升通道,这个突破也就是投资者中长线的介入时机.
    均线操作既简单又实用,但同样需要投资者的合理利用与深
入理解.从技术意义上说,实战能力要靠自己的感觉和调整来实
现。书带给你的顶多是窥探门径的作用,有道是_师傅领进门,修
行在个人”。对于均线系统,建议投资者在实战中摸索,在摸索中
思考,以达到最终市场战力的大幅提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