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均线状态分析方法
(2012-10-19 10:31:38)
标签:
股票 |
线较远时,均线对股价有天然的吸引作用,这个吸引作用所导致的
股价向均线粘合就是回填。
上涨时,市场成本也随之上升。股价在短期内若上涨过快,其换手
往往不够充分,市场短期获利盘会出现回吐,形成获利卖压,股价
向成本线回调;相反,若股价短期内下跌过快,由于市场成本没有
快速下降,市场平均成本出现亏损,相应抛压就会减轻,此时往往
出现空头回补,买盘力量增加,股价向均线反弹。例如.20日均线
反映了20日内投资者的平均成本。均线回填在牛市中表现为上
涨中的回调,在熊市中表现为下跌中的反弹。
成本远离,均线粘合所代表的意义就是,阶段性市场成本趋于一
致。例如,60日、30日、20日、10日、5日这些均线粘合在一起,就
意味着市场中60日、30日、20日、10日及5日内的投资者成本趋
于一致,
胜则涨,空方胜则跌。如果双方力量均衡,则会出现窄幅震荡局
面.均线粘合一般出现在上涨或下跌后,粘合后会根据多空力量
做出方向性选择.如果一时多空无法分出胜负,则会展开窄幅震
荡调整.
着股价要经受阶段性调整。粘合是投资者务必关注的重要均线状
态,粘合后的选择是判断趋势的重要依据o
重要的不是看出来,而是在变盘前发现趋势的变化,从而先人一步
介入或退出。均线的判断必须遵循均线使用原理。例如,若短期
均线粘合,而长期均线依然强劲向上或由向下开始转平,那么变盘
且其判断有一定的滞后性。例如,高位见顶后,其均线往往还在继
续上行,但股价已经明显出现底部,甚至跌破均线.因此,当股价
跌破重要均线且反弹无力时,就要注意卖出。
具。市场中的任何分析工具都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完善的,都有其
自身的缺陷和短处。因此,投资者进行技术判断时,不能完全迷信
于一种技术,而要结合多项重要技术进行判断,这样才更为准确.
比如说,可以利用趋势、量价、技术形态等配合均线进行判断,多项
技术合用其实是一个取长补短的过程。
行时,市场成本会逐渐上升,均线向上运行;相反,当市场下行时,
市场成本会逐渐下降,均线向下运行.在市场运行中,股价始终围
绕着均线进行波动,而均线运行的方向往往就是趋势的方向。股
价与均线之间是相互吸引、运行方式不同的曲线,当股价远离均线
时,由于成本因素,将导致股价向均线回归,从而形成回调或反弹,
这种现象就是均线的修复.
并通过剧烈波动,快速向均线靠拢。这种修复往往出现在股价暴
涨或暴跌后。
^“qF
自己
股价快速远离均线,短期、中期、长期均线呈发散状态。当恐慌性抛
盘逐渐力竭,市场抛压减轻,低位回补和多头形成做多力量,市场出
现快速反弹,股价快速向均线靠近。这是暴跌后的主动性修复。
跌,股价远离均线后,并未出现主动性的快速修复。此时,市场一
般会出现强势震荡,股价原地踏步。在震荡过程中,均线会被动性
地上行,与股价靠近。这就是被动性均线的修复,这类情况一般出
现在下跌或上涨途中,是上涨或下跌的中期。
势,交投活跃,卖盘压力被踊跃人市的资金接盘,股票获得充分换
手,获利盘减少,整体市场成本上升,市场最终没有完成主动性修
复的动力,只能被动地等待均线跟进。一旦均线跟迸,由于市场成
本趋于一致,股价获利盘基本消化,市场会重新进入升势。这就是
上升趋势中的被动均线修复。
空方打压,处于极度弱势,交投清淡,市场缺少新的、强大的买盎力
量,导致股价无法强力反弹,最终只能原地踏步。一旦均线压下
来,由于市场成本再度趋于一致,新的大量卖压会再次涌出,股价
会继续下跌。这就是下跌趋势中的被动均线修复。
第
仓
均线的修复,关键问题不是看它如何修复,而是要根据当时的状
态,判断市场会选择何种修复方式,以便提前预判未来趋势的运
行.对于修复方式的判断,主要考虑以下四方面因素:
均线被动修复的可能性就大;相反,则可能出现主动性的修复。这
圈
里,主要考虑的是市场充分换手,前者换手较为充分,市场买盘力
量足;后者换手不够,市场买盘力量相对较弱。如果股价连续下跌
后-市场成交低迷,换手不够,反弹乏力,此时由于市场信心缺失,
股价一般不会出现强势反弹,从而形成下跌时的被动性修复.
相对温和的上涨或下跌后。
往出现在均线发散程度较为温和时。
复;相反,如果乖离率不是很大,一般会出现被动性修复.
始,逐渐向中长期均线蔓延。均线发散是趋势与股价剧烈变化的
信号,是投资者必须关注的时间点。一般情况下,一旦均线出现发
散,往往意味着市场的剧烈变动,而在剧烈变动中和剧烈变动后,
都会因为剧烈变动而涌现新的机会。
评估和判断,并对后市的策略做H:相应调整,以备新的机会出现。
件经常出现在。黄金游戏”系列的交流邮箱中。其实,背离就是指,
股价运行趋势与呈现它的指标之间发生方向性的不一致,或度量
L-.:-均线背离主要分为两种:顶部的背离与底部的背离。从成本
的角度,比较好理解这两种背离。当股票见顶后,中长期均线开始
向下运行,中长期成本在下降,而此时股价若与中长期均线背离上
行,那么后市将随着股价突破中长期均线而上升,股价与成本线会
脱离得越来越远,市场抛压越来越大,最终导致股价趋势向中长期
均线趋势逆转。当股价见底时,中长期均线的背离往往最终导致
均线逆转而与股价同步向E。这里的背离也很好理解,当股价长
期下跌,中长期均线同时也长期下跌时,一旦股价向下运行的速率
逐渐降低,随之中长期均线下行的速度也会降低,此时若出现一波
时间较长的反攻并突破中长期均线,则均线会随着股价的上涨,转
而跟随股价上行。
的力气更大,最终就会沿着谁的方向运行。当股价经过较长时间
上涨见顶后,市场总体上足弱势的。此时的反弹,即使一时强势突
破中长期均线,但由于均线有继续下行的动力,最终股价上升的动
力枯竭,必然会随均线下行。相反,如果股价经过较长时间下跌..
空方动能释放基本完成,此时均线下跌速度逐渐放缓,其总体向下
运行的动能也在减弱。此时,若股价有较为强势的上涨,则股价力
量强于均线力量,均线最终会被股价扭转。图7.3中的两次背离
就是这种情况的现实案例。
标并不能作为判断转势的绝对性指标。真正的判断趋势,应该使
用多指标与外部环境结合起来判断.在运用均线背离技术时,投
资者一般要注意如下三个问题:
运行方向相反,也不能成为均线背离。
股价出现剧烈震荡的情况下才可靠;相反,如果股价与均线发生背
离,但股价并未出现剧烈震荡,此时说明股价运行并不理会均线的
背离,股价依然沿着原有的趋势或状态运行。
反转原理来判断市场。在极其强势的市场中,由于连续放量突破
均线,股价与均线发生背离,突破后股价在高位强势震荡。此时,
往往是均线在犹豫后跟上股价的运行。判断这一点,如上文所说,
关键在于,成交量必须连续放大。在极其弱势的市场中,由于连续
破位下跌,当股价在低位反弹无力时,即使此时股价逐渐走稳,也
不足买人时机。如前所述,随着均线的下压,股价仍有较大可能破
位下跌而形成新的下跌趋势.
股价穿越均线的情形很普遍,而且均线穿越经常发出错误或
自己
行方向发生背离时,投资者要注意,其突破可能是假突破。例如,
股票见顶后,60日线下行,股价突破均线后.60日线并没有跟随股
价扭转的趋势,这种突破就可能是假突破。
撑,若股价放量突破或跌破均线,则认为相应的周期性突破为有效
突破。
是450土150,超过这个理想角度上限的上涨,一般难以长期维持;低
于这个角度下限的上涨,一般较为缓慢,可以说,并未进入较为理
想的上升状态。
450±l 50,如果大于上限,其下跌趋势往往不会长期持续。如果小
于下限,则有两种状况:(1)还未有效下跌;(2)已经跌够,趋势正在
转好。
越大,代表相应周期的上升力度越猛,相反就越弱;下降趋势中,角
度越大,代表相应周期的下跌力度越猛,相反就越弱。
时候皆准的工具。笔者向来的观点就是:判断市场不要只用一种
工具,而要利用几种主要工具进行综合性的判断。例如,趋势、均
线、量价、技术形态、K线就是技术分析最主要的五大因素,而相应
其他诸如MACD、BOLL、RSI等指标则可作为参考因素。
后,其走势往往会出乎一般判断的预料。例如,一只股票之前一直
弱势盘整、疲疲沓沓,突然就因为某种因素连续涨停,这就是典型
的庄股。对于这种股票,投资者一般需要长时问的跟踪,然后在大
势不变的情况下与主力对阵,一直持有筹码。一般在牛市中对有
概念的ST股,使用这种策略比较有效.
线的排列状态以及均线的上涨角度。只有利用这些因素进行综合
判断,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行情。
期走势的均线所构成的技术评价系统。
第二节
是由若干条代表短期、中期、长期走势的均线构成相应的评价系
统。道理很简单,如果股价站在10日均线上面,说明股价相对于
10日均线处于强势状态;相反,如果股价处于10日均线下面,就代
表弱势状态。如果股价站在1 0日均线上面,却在20日均线下面,
那么股票相对于1 0日均线是强势,相对于20日均线就是弱势。
操作呢?这些问题,同样适用于短期服从长期的均线原理。例如,
当股价运行在20口线上方及60日线下方,说明中短线股价处于强
势状态,但中长线仍处于弱势状态。再比如,若股价已经站在60
日线E方,中长期走好,但代表长期走势的200日均线和250日均
线还未走好,这是否可以看作介入机会呢?其实,市场强弱都是相
对的,晟关键的问题是,操作者以什么样的标准来介入。如同上面
的例子,就中长期的投资者来说,是好的介入机会,而对于超长期
的投资者来说则不一定。这就是为什么笔者在博客中一直强调:
买人前一定要搞清楚,是要做短线还是做中长线;确认了介入标
准,就可以选择相应的介入机会了。
线的位置关系来判断行情.而股价与均线的关系,无非就是在上、
表弱势,即空头市场;长期均线在下代表强势,即多头市场。市场
的财富效应当然出现在短期均线在上的行情中。
主要有三类:
起.这种状况一般出现在一段趋势后的较大级别调整中和趋势发
生转折时,实质上,这种缠绕后面临的就是股票阶段性选择方向。
因此,这种情况是投资者需要做出抉择判断的时候。特别应该注
意的是,若长期、中期、短期均线粘合在一起,往往意味着趋势的大
转折.图7.6显示了沪市自2007年底至2008年初,大盘在最后一
波技术反弹后见大顶时的形态,当20日、30日、60日、1 20日这些
分别代表中短线、中线、中长线、长线的均线,出现粘合且方向有所
改变时,市场就彻底见了大顶。
行趋势中,一般来说,短期均线一旦出现阶段性向长期均线靠近,
反弹往往就基本结束了。如图7.7所示,与图7.6同一个位置,当
30日均线向60日均线靠近但未相交时,反弹结束。
圈7.7
均线略微走平,与长期均线稍稍靠近一点,随即又开始原来的趋势
运行。这种情形不太常见,一般只出现在极度强势或极度弱势之
中.但实际上,这种剧烈的走势往往是难以持续的。图7.8显示
了东方通信(600776)在2006年5月出现的并驾齐驱走势.
第
仓
之所以第一种最为重要,是因为行情的转折往往出现在深度缠绕
之后。根据笔者的经验,有两种缠绕状态很常见,也很重要:
线,并向原来均线运行的方向剧烈运动一段距离,然后股票发生转
折。应用在上涨趋势中就是多头陷阱,应用在下跌趋势中就是空
头陷阱。
得K线图上形成了一个窄幅的箱体,震荡完成股票的选择方向后,
往往伴随着较剧烈的趋势运动。例如,当处于较为长期的下跌趋
势,长期均线较长时间运行在短期均线上方,如果出现这种转折式
缠绕后,短期均线和股价突破长期均线,则很可能意味着市场见
底,阶段性机会出现.
自己
没有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进行短线操作;反之,如果在系统性风险
很强的市场中进行短线市场操作,可能招致大幅的亏损,甚至不小
心被深套。
就是说,只要有一定利润,当技术指标还未出现特别明显的信号
时,即可考虑卖出。
判断的走势运行,就要及时卖出,短线操作忌讳资金停滞.
有机会跌的时候介入,在跌破止损位时退出。
炒成中线,把中线炒成长线.短线就是短线,找的就是市场空隙和
短期波动差价.当然,短线对技术要求和盘面感觉要求较高。
也才有有效的短期差价.
有量能支撑,则不进为妙。
第
仓
线,即利用它们来判断短线的操作时机;20日线为定向线,即利用
它来判断中短线的方向。若20日线在上且运行方向朝下,5日线、
10日线均在下,那么这属于不可操作范围;相反,才是可操作范围.
但是,如果三线互相缠绕,根据缠绕的规律,缠绕无非是趋势的中
继或趋势的转折,这就需要明确的多空信号,才能进行相应判断.
术平台,原因有三点:(1)三线在缠绕中;(2)股价一直未能脱离20
日线*(3)量能上没有任何体现。这个时候,首先可以确认,这是一
个非理想操作平台,即使试着操作,当三线再度转而向下时,就是
离场的时机,因为可以确认没有短线操作机会,再结合当时大势,
离场是最明智的选择。此股从2008年8月开始再度进入下跌周
期,此后连续三个多月一直处于不可操作的技术状态。2008年1 1
月,大盘大势出现了好转,此股也开始出现第一个较为理想的中短
线操作时机。如图7.9所示,在股价最低区域,股价、均线开始出现
变化。首先,股价在不创新低后开始放量突破,连续放量后一口气突
破5日线、10日线和20日线,接着5日线、10日线和20日线陆续形
成黄金交叉,量能继续放大,股票进入中短线操作范围。直到第二个
方框处,三线开始粘合,重新进入了中短线的不可操作区.接着,
2009年2月初股价再度放量突破三线,5日线和10日线再度突破20
日线形成黄金交叉,这样股票再度进入中短线的操作区。
线假突破的情况,就可能导致判断上的失误。但这并不能否定均
线在市场操作中的作用。实际上,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瑕疵的技
术。在实际操作当中,利用这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再加上其他技
术,譬如MACD、量价、消息面、政策面等,结合起来进行判断,最终
形成的就是一个完善的操作系统,操作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个股和个人习惯的不同,适当对这些均线做出调整。例如,有些投
资者更愿意把周期放长一些,把20日线换成30日线;有些投资者
是利用斐波那契奇数来进行均线的捧列,这些都是可行的。原则
是要适用,以个人使用得心应手为前提.